[实用新型]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1044.9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亚辉;邓郑明;周晨曦;谭周伟;黄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登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G01V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4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检票 安检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
背景技术
自动检票机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售检票系统实现铁路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处理, 自动售检票系统通常包括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现金自动识别、微电子计算、机电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等高新技术运用;设备组成: 主要由线路中央AFC系统、车站AFC系统、终端设备和车票四部分组成,终端设备包括出/入站检票闸机、自动售票机、车站票务系统、自动充值机、自动验票机等现场设备。自动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亦可泛指公交、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电影院、体育馆的自动检票设备;现有的检票机与安检装置为相互分离的两个装置,这样不到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而且经常会由于人流量较大而引起拥挤的现象,所以亟需一种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该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该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包括相互平行的乘客传送带和货物传送带及设置在乘客传送带和货物传送带上的单向转动门;乘客传送带和货物传送带中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乘客传送带和货物传送带的第二外挡板,乘客传送带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挡板,货物传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挡板,第一外挡板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推拉电机、通信装置、乘客安检扫描装置、存储装置、报警装置及第二推拉电机,第一外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外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挡板,第二外挡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身份认证装置,身份认证装置上设置有指纹采集装置和刷卡槽,货物传送带上方设置有货物安检扫面装置,货物安检扫面装置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挡板和第一外挡板相连接,第一外挡板内设置有板隔离杆导轨,板隔离杆导轨上设置有隔离杆。
该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具有的优点如下:
(1)通过设置乘客安检扫描装置和货物安检扫面装置可以将现有的安检设施和检票装置集成为一个单一的装置,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原有装置所占的空间。
(2)通过设置单向转动门代替了现有安检装置中使用的扇形门禁,可以提高乘客通过的速率,进而防止由于乘客过多而引起拥堵。
(3)通过设置同步前进的乘客传送带和货物传送带,可以让乘客将自身的行李放置在自己身边进行安检和检票,进而可以防止乘客的行李在经过安检时被盗。
(4)通过对货物安检扫面装置高度的限定和对货物传送带宽度的限定可以起到对乘客所携带的行李尺寸上的整体限定,进而避免体积过大的行李随乘客一同进入公共交通工具而引起拥挤,进而起到了督促乘客将体积超出限定范围的行李进行托运。
(5)通过设置报警装置,可以在监测出违禁品是进行报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自动检票安检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身份认证装置;2、指纹采集装置;3、刷卡槽;4、乘客传送带;5、转动电机;6、第一推拉电机;7、通信装置;8、乘客安检扫描装置;9、存储装置;10、报警装置;11、第二推拉电机;12、第一弧形挡板;13、单向转动门;14、单向转动电机;15、第二弧形挡板;16、货物安检扫面装置;17、货物传送带;18、第三外挡板;19、隔离杆;20、第一外挡板;21、第二外挡;22、板隔离杆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登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登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讯停车场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缝隙区域的RFID一体式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