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倒翁式收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0526.2 | 申请日: | 2014-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9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焕;王刚;李碧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H40/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倒翁 收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音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倒翁式收音机。
背景技术
一部收音机的结构从组成部分来说,通常主要包括壳体、电路模块及线路连接到电路模块的电源模块、接收天线、调频按键、音量按键、扬声器和显示屏,电源模块、电路模块和扬声器设置在壳体内,接收天线通常是可伸缩可收折的的方式设置在壳体外,而调频按键、音量按键和显示屏通常是设置在壳体上可外部操作的。现有的收音机多为外形结构四四方方的,没有什么创意设计感,没有购买的吸引力,没有趣味性,且现有接收天线的这种伸缩收折的结构设计很容易在使用中被无意折断,影响接收,使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拉伸接收天线,按键调频,操作枯燥无味,没有什么新科技技术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倒翁式收音机,其外形简洁、使用操作有趣更具吸引力。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倒翁式收音机,包括壳体、电路模块、电源模块、接收天线、音量按键、扬声器和显示屏,所述电源模块、接收天线、音量按键、扬声器和显示屏线路连接到电路模块上,还包括线路连接到电路模块上的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用于通过感应壳体晃动来控制调换频道;所述壳体的外轮廓呈长颈花瓶状,包括底座部和连接在底座部上的瓶颈部,所述底座部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底座部内对应圆弧面的腔体内固定设有与腔体形状相符的铁块;所述电路模块、电源模块和重力感应器设置在底座部的壳体内,所述接收天线竖直设置在瓶颈部的壳体内,所述扬声器设置在瓶颈部的壳体内上端,所述音量按键和显示屏设置在底座部的壳体侧面上供外部操作观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重力感应器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调频按键,这样就能够减少在壳体上设置按键使壳体的结构更简洁,而壳体呈长颈花瓶状,底座部的底面为圆弧面且内设有铁块,能够使重心一直保持在圆弧面的最低点,上轻下重、弧面构成了不倒翁式的结构,在需要调换频道时,只要随意的的拨动壳体就可调换,壳体会自动摆回摆正,这种调频方式也增加了收音机的趣味性及科技感,更具吸引力。另外,壳体的的瓶颈部的设计也大有用处,首先用来直接将接收天线设置在其内,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外观,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收折;还有,如果壳体的外轮廓形状呈其他形状,如椭圆形、圆形都不便于调换频道时的拨动,而呈长颈花瓶状,瓶颈部较长就方便人们的随意的拨动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充分理解。
一种不倒翁式收音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电路模块2(收音机中的电路模块已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非常成熟的电路电子技术,该部分也不是本案着重部分,这里就不再对该部分进行详细描述)、电源模块3、接收天线4、音量按键5、扬声器6、显示屏7和重力感应器8(重力感应器8是现有已知的电子产品,多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游戏机等的使用。电源模块3、接收天线4、音量按键5、扬声器6和显示屏7为常见公知产品)。
所述壳体1的外轮廓呈长颈花瓶状,从图1中可以看出其外形简洁美观,包括底座部11和连接在底座部11上的瓶颈部12,所述底座部11的底面为圆弧面111,所述底座部11内对应圆弧面111的腔体内固定设有与腔体形状相符的铁块112,这样就能够使壳体1实现不倒翁的效果。
各部分的位置连接关系:所述电路模块2、电源模块3和重力感应器8设置在底座部11的壳体1内,这样比较不会影响重心的偏移,所述接收天线4竖直设置在瓶颈部12的壳体1内,接收天线4固定设置,无须再如现有技术一样需要收折,所述扬声器6设置在瓶颈部12的壳体1内上端,这样即不会覆盖住声音,有能够保持整体结构的重心位置,所述音量按键5和显示屏7设置在底座部11的壳体1侧面上供外部操作观察。所述电源模块3、接收天线4、音量按键5、扬声器6、显示屏7和重力感应器8线路连接到电路模块2上,构成完整的收音机电路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0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