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9597.0 | 申请日: | 2014-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成;孙忠霞;王炳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喻嵘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壁 开关 耐压 检验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壁用开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检验过程是分别单独进行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墙壁用开关在开启的状态下由于通电产生热量,当切换到闭合状态的瞬间多会产生过电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墙壁用开关面板通常是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会出现热膨胀现象。然而,在以往的耐压检验工序中,由于其是单独进行的,在没考虑到上述情况下,耐压检验的电气条件与实际使用状态不吻合,导致所得出的耐压检验结果不够准确。
因此,需要在模拟真实使用的电气条件下,在一道工序中对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进行准确的检验,以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能够实现连续进行导通和耐压检验,以使得耐压检验的电气条件与实际使用情况近似,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包括动力机构、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以及用于容置所述墙壁用开关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当容置所述墙壁用开关时分别与所述墙壁用开关的接线端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
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上下运动并顶推所述墙壁用开关的按压面板的第一按压端以使其导通的第一气缸,以及上下运动并顶推所述墙壁用开关的按压面板的第二按压端以使其关断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一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第二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电连接;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均分别包括导通测试静触点和耐压测试静触点,并且所述导通测试静触点之间串联有电源和指示灯,所述耐压测试静触点之间串联有高压交流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分别通过导电棒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电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操作台,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操作台上;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位于所述操作台上方并交替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朝下的并与其对应的所述导电棒配合插接的插接孔;所述导电棒设置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并分别朝上对准于所述插接孔,其中,
所述导电棒装设于一升降台上以在所述升降台的驱动下与所述插接孔插接。
作为优选,所述墙壁用开关包括多种外轮廓形状不同的开关,其中,
所述安装座为多个,每个所述安装座包括容置部和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操作台上的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容置部的形状与其所容置的所述墙壁用开关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以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墙壁用开关进行导通和关断操作,并且配合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对于导通检验电路和耐压检验电路的转换,最大程度上模拟仿真实际使用状况下墙壁用开关所受到的热量和电流影响,使得耐压检验的电气条件与实际使用情况近似,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的部分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墙壁用开关的导通和耐压的检验工装 2-操作空间
3-安装座 31-第一端子
32-第二端子 33-安装部
34-容置部 4-第一气缸
5-第二气缸 6-第一转换开关
7-第二转换开关 8-导通测试静触点
9-耐压测试静触点 10-导电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9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传动装置、动力传动系统及单发动机起重机
- 下一篇:新型材质的汽车减振器托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