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卧式轧车定位防轧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9286.4 | 申请日: | 2014-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毅;卜广玖;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P1/02 | 分类号: | F16P1/02;D06B23/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 地址: | 21419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卧式 定位 防轧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轧手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拆卸卧式轧车定位防轧手装置,属于印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卧式轧车是最主要的染整实验设备,卧式轧车的轧液槽正上方设置两个橡胶轧辊,布由两个轧辊之间的间隙送入。在轧布时,由于操作不当存在发生人手被轧辊压伤的隐患。另外,在实验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实验误差,需要每次织物浸轧的位置一致,但人工操作时还是难免误差的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卧式轧车定位防轧手装置,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因浸轧位置不同造成的实验误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拆卸卧式轧车定位防轧手装置,包括轧槽,轧槽上方安装两个轧辊,两个轧辊之间存在允许织物通过的间隙;其特征是:在所述轧辊上方安装防轧手结构,防轧手结构包括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在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之间连接两根连接杆,连接杆位于轧辊的上方,两根连接杆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该距离位于两个轧辊之间存在的间隙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轧槽的顶部两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两个连接杆之间设置两个游标,并且在两个连接杆上分别设置刻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轧辊正上方加设两条平行且带有长度刻度的连接杆,可以有效避免轧布时人手被橡胶压辊压伤的情况发生;(2)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拆卸简单,方便轧辊的清洗和维护;(3)在两个连接杆上设置两个可移动游标,根据浸轧织物宽度,调整游标位置;这样,可以固定每次浸轧的位置,减少因浸轧位置不同造成的实验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所述防轧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可拆卸卧式轧车定位防轧手装置包括轧槽1、轧辊2、左安装架3、右安装架4、螺钉5、连接杆6、游标7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轧槽1,轧槽1上方安装两个轧辊2,两个轧辊2之间存在允许织物通过的间隙;在所述轧辊2上方安装防轧手结构,如图2、图3所示,防轧手结构包括左安装架3和右安装架4,左安装架3和右安装架4分别通过螺钉5安装在轧槽1的顶部两端,在左安装架3和右安装架4之间连接两根连接杆6,连接杆6位于轧辊2的上方,两根连接杆6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该距离位于两个轧辊2之间存在的间隙正上方;在使用时,织物由两根连接杆6之间的空距进入两轧辊1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起到避免操作人员被轧辊压伤手的情况发生;
如图2、图3所示,在所述两个连接杆6之间设置两个游标7,并且在两个连接杆6上分别设置刻度;从而通过刻度和游标7来定位浸轧织物时的宽度,这样便可以固定织物每次浸轧的位置,减少因浸轧位置不同造成的实验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9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煤气低能耗直供装置
- 下一篇:电动黄油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