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密封光缆接头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773.9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袁红红 |
地址: | 3154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光缆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是一种光缆安装中为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或称光缆接续盒,其主要适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光缆接头盒的底座设有进出线孔,进出线孔为圆柱形套筒孔,光缆进出光缆接头盒的底座时需要通过热缩套管实现进出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从而需要借助大量热熔设备,这种密封方法会导致密封后效果较差,并且,密封施工操作和密封完成后的后期维护都较为不便。同时,采用上述传统的密封方式,还会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受密封化学材料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在高温时热缩套管熔化流出从而使接头盒漏气进水;二、受到天气的因素,特别是北方极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无法达到热熔温度进行热缩密封;三、热缩密封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技术活,目前这类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四、在现在人工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单个光缆接头盒操作时间过长。五、现有的光缆接头盒对工具的依赖度比较高,紧急施工时问题还需要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取代了传统的利用热缩套管实现热缩密封的方式,从而使得光缆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进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安装不当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包括底座、盒体、储纤盘,所述储纤盘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盒体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储纤盘和第一固定机构位于所述底座和盒体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
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进出光缆管。
所述进出光缆管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紧件和/或垫片。
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进出光缆管上的护套。
所述进出光缆管的内径口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口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三角棱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三角棱柱的一个上边沿处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用于固定所述储纤盘,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中空支架相对应并通过螺母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基板与所述底座的相固定,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容置光缆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线夹。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左抱箍、右抱箍和密封圈。
所述储纤盘的盘面上设置有绕线机构、绑线机构,所述储纤盘的盘底设置有进线孔,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线孔相对应的孔洞,以保证光缆的进出。
所述接头盒还包括卡扣在所述储纤盘上的容纤盘组,所述容纤盘组包括多个相互卡扣的容纤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第一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第二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的储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动装置
- 下一篇:电力光缆的快速修复接头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