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超声下封堵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737.2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斌;冯玉华;周佩洋;宋金辉;任自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贵斌;冯玉华;周佩洋;宋金辉;任自敬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源性 假性 动脉瘤 超声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超声下封堵包。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临床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假性动脉瘤发生的比例在0.03%~0.4%,有报道在行介入治疗患者的穿刺部位及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可达11%。通过超声引导,对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可以迅速闭合假性动脉瘤, 临床效果好、创伤微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病人容易接受。目前使用超声穿刺针,无专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穿刺针,无法解决回血致针腔堵塞的问题。且无完整成套治疗包,操作前需准备所有物品,操作不够简便,治疗包更符合无菌原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超声下封堵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超声下封堵包,包括包体和无菌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内设置有穿刺装置区、手套区、治疗巾区、敷贴区和纱布区;所述穿刺装置区内设有注射器、超声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头、第二穿刺针头,该注射器、超声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头、第二穿刺针头相应放置在与其外形相一致的凹槽内;所述手套区、治疗巾区、敷贴区和纱布区内相应设有无菌手套、治疗巾及洞巾、消毒敷贴和无菌纱块,该无菌手套、治疗巾及洞巾、消毒敷贴和无菌纱均相应放置在其对应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手套区设置在包体的右侧部;穿刺装置区设置在包体的左中、左上及中上部;纱布区设置在包体的中部;敷贴区、治疗巾区设置在包体的左下、中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穿刺针头的直径为0.7mm、长度为3cm,且设有间隔0.5cm的刻度;第二穿刺针头的直径为0.7mm、长度为5cm,且设有间隔0.5cm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包体内还设有镊子区和消毒棉球区,该镊子区和消毒棉球区内对应设有无菌持物镊、消毒棉球,及放置该无菌持物镊、消毒棉球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包内的穿刺装置区、手套区、治疗巾区、敷贴区和纱布区等区域放置着相应的注射器、超声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头、第二穿刺针头、无菌手套、治疗巾及洞巾、消毒敷贴和无菌纱块,使用时无菌原则打开无菌包,戴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镊夹取消毒棉球消毒穿刺皮肤,铺治疗巾、洞巾,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注射局麻,连接超声穿刺针(注射器衔接三通)后连接备选型号第一穿刺针头或第二穿刺针头,抽取药物,排气、穿刺,穿刺针进入到假腔后,从三通阀的侧孔回抽观察回血,配合B超,证实定位,注射药物。本实用新型包内所放置器材可解决容易动脉回血进入注射器造成针管腔堵塞的技术问题。无菌纱块轻压穿刺点,止血后消毒敷贴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内包含有穿刺装置、无菌手套和消毒棉球等无菌器械,比传统使用治疗盘准备各项物品来说,操作更加简便、更符合无菌原则。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穿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装置区,2-手套区,3-治疗巾区,4-敷贴区,5-纱布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超声下封堵包包括包体和无菌包盖,包体内设置有穿刺装置区1、手套区2、治疗巾区3、敷贴区4和纱布区5,手套区2设置在包体的右侧部,穿刺装置区1设置在包体的左中、左上及中上部,纱布区5设置在包体的中部,敷贴区4、治疗巾区3设置在包体的左下、中下部。穿刺装置区1内设有注射器、超声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头、第二穿刺针头,穿刺装置区1内还设有与注射器、超声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头、第二穿刺针头外形相一致的凹槽,该注射器、超声穿刺针、第一穿刺针头、第二穿刺针头相应放置在对应的凹槽内。第一穿刺针头的直径为0.7mm、长度为3cm的不锈钢刺针头,且设有间隔0.5cm的刻度;第二穿刺针头的直径为0.7mm、长度为5cm的不锈钢刺针头,且设有间隔0.5cm的刻度。手套区2、治疗巾区3、敷贴区4和纱布区5内相应设有无菌手套、治疗巾及洞巾、消毒敷贴和无菌纱块,手套区2、治疗巾区3、敷贴区4和纱布区5内均设有凹槽,无菌手套、治疗巾及洞巾、消毒敷贴和无菌纱均相应放置在其对应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贵斌;冯玉华;周佩洋;宋金辉;任自敬,未经张贵斌;冯玉华;周佩洋;宋金辉;任自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器械随贴辅助光源
- 下一篇:一种胎心音信号的增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