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钢筋骨架成型的自动焊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8639.9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强;郭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谷旭 |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41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筋 骨架 成型 自动 焊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钢筋骨架成型设备,尤其涉及的是钢筋骨架成型过程中的自动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筋骨架成型的焊接方式多为人工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接效率高、焊接质量稳定、可随箍筋螺距大小不同,自动调节,保证焊枪始终在正确的位置,极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钢筋骨架成型的自动焊接系统。
所述钢筋骨架成型的自焊接系统由固定盘、底座、移动支架、升降机构、浮动装置、直线导轨、转动机构、导向机构、焊接装置组成;底座固定在固定盘上,移动支架安装接在底座上,升降机构连接在移动支架上,浮动装置通过直线导轨连接在升降机构上,转动机构连接在浮动装置上,导向机构铰接在转动机构上,焊接装置安装在转动机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固定在固定盘顶部中间位置,底座的两个上导向轮装置和两个下导向轮装置安装在底座支架上,移动支架安装在两个上导向轮装置和两个下导向轮装置之间,通过调整两个上导向轮装置的偏心位置,可使移动支架在上下导向轮装置之间上下无间隙的沿底座纵向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固定在移动支架底板上,丝杆座固定在移动支架滑道板上,丝杆一端固定在升降电机减速机上,一端固定在丝杆座上,丝套安装在丝杆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滑块的一侧,升降滑块安装在固定在移动支架滑道板两侧,升降底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升降滑块的另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浮动装置的结构是:连接板通过两组直线导轨连接在升降底板上,在连接板上方安装一个装有压缩弹簧的缓冲座,连接板下方与转动机构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转动机构结构是:连接轴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一端铰接在转动框架上,转动框架上焊有与焊接装置连接的固定板及与导向机构铰接的固定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导向机构的两个导向轮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导向支架上,可根据钢筋骨架直径的不同,调整两个导向轮装置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焊接装置的结构是:焊接油缸固定在移动面板上,连接轴一端连接在焊接油缸的活塞杆上,一端固定在滑动块上,挡销和焊枪调整装置固定在滑动块上,两个上导向轮装置和两个下导向轮装置安装在移动面板上,横向导轨安装在上、下导向轮装置之间,在移动面板左右两边分别装有焊接开始感应器和焊接结束感应器,相对应的焊接开始感应座和焊接结束感应座固定在横向导轨上,回位装置一端固定在在横向导轨上,一端固定在移动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焊接装置通过焊接油缸的伸缩带动挡销和焊枪上下移动,转动机构架可随箍筋螺距的不同,自动转动相应角度,保证焊枪的正确的焊接位置,实现纵筋和箍筋的准确焊接。本实用新型可焊接不同直径的钢筋骨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极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骨架成型的自动焊接系统主视图;
图2是图1的 A-A 的剖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在钢筋骨架成型中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在钢筋骨架成型中的工作示意图(二);
附图中:1:固定盘;2:底座;2a:上导向轮装置;2b:下导向轮装置;2c:底座支架;3:移动支架;3a:底板;3b:滑道板;4:升降机构;4a:升降电机减速机;4b:丝杆座;4c:丝杆;4d:丝套;4e:升降滑块;4f:升降底板;5:浮动装置;5a:连接板;5b:压缩弹簧;5c:缓冲座;6:直线导轨;7:转动机构;7a:连接轴;7b:转动框架;7c:固定板;7d:固定轴;8导向机构;8a:导向轮装置;8b:导向支架;9:焊接装置;9a:焊接油缸;9b:移动面板;9c:连接轴;9d:滑动块;9e:挡销;9f:焊枪调整装置;9g:上导向轮装置;9h:下导向轮装置;9i:横向导轨;9j:焊接开始感应器;9k:焊接结束感应器;9l:焊接开始感应座;9m:焊接结束感应座;9n:回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谷旭,未经张谷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脱硫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无烟尘切割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