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机房监控、报警及处置综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363.4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滕春禹;徐东生;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机房 监控 报警 处置 综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机房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机房监控、报警及处置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集群的广泛应用,机房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计算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受到威胁。如:计算机的工作需要稳定的电力输入,一定的温度、湿度环境,洁净的空气等。如果工作环境恶劣,轻则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重则可能引起火灾等严重后果。而现有的机房报警系统大多针对某项或某几项功能而设置,缺乏全方位的监控、报警功能。特别是缺乏控制与处置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报警系统只有报警功能而控制、处置功能不足,及各功能单元独立布置而缺乏系统控制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机房监控、报警及处置综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机房监控、报警及处置综合系统,该综合系统包括报警系统主机、探测系统、监控中心以及处置系统四部分,其中:
所述探测系统,用于采集环境中不同位置处的温度、烟雾、红外、漏水等各种参数信息;所述探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漏水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电压探测器、门窗开关状态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摄像头和/或刷卡器等探测器,探测系统中的各探测器与报警系统主机直接连接或通过交换机相连接。
所述报警主机,与所述探测系统相连接,用于将探测系统采集的信息根据设计参数判断各设备运行状态,并实时将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如果探测系统探测的参数信息偏离设定值,则报警主机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装置Ⅱ和/或信号发送装置,并同时将报警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和报警装置Ⅱ都与所述报警主机直接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装置能够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所述报警装置Ⅱ能够发送声或光报警信息。
所述监控中心,与所述报警系统主机相连接,用于将报警系统主机发送的信息进行显示、存储和报警;所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终端、状态显示器、数据存储装置和报警装置Ⅰ;所述监控终端与所述报警主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报警主机发送的各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所述监控终端还分别连接所述状态显示器、数据存储装置和报警装置Ⅰ;所述状态显示器用于显示各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用于记录存储各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所述报警装置Ⅰ用于在接收到监控终端发送的报警信息后进行报警;所述报警装置Ⅰ用于发送声、光或邮件报警信息。
所述处置系统用于报警后实施关机、断电或灭火等功能,包括各运行设备连接的电脑终端、控制开关或自动灭火装置控制器等。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含多组探测器的探测系统运行参数,传递给报警系统主机。主机根据设计参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并实时将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如有探测器探测参数偏离设定值,则根据偏离情况判断是否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发送声、光、电邮、电话、短信等形式的报警信息。通过多途径报警提高可靠性。
监控中心接到报警主机信息后,同步记录。如遇报警,及时远程或现场处理。也可根据监控数据趋势,提前干预,防止报警状况出现。多种方式接受报警信息,防止处理不及时。可以远程操作可以提高处理速度,并减少处理状况的危险性。
监控中心可无人职守,外场智能设备可同时接收运行及报警信息,并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探测参数全面,涵盖了计算机房运行环境的所有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探测、数据传输及监控、处置等均采用多通路设计,增加了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系统的存储装置可以记录所有运行参数,便于调取资料,分析运行状态等。做到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或减少故障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系统可以远程操作,提高了处置反应速度,降低了设备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测系统;2-报警系统主机;3-监控中心;31-监控终端;32-数据存储装置;33-状态显示器;34-报警装置Ⅰ;4-信号发送装置;5-报警装置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机房监控、报警及处置综合系统包括探测系统1、报警系统主机2、监控中心3以及处置系统四部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8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