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7683.8 | 申请日: | 2014-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陈传荣;陈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侧壁 地下 连续 连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
背景技术
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的地下室侧壁,可以采用单一墙、复合墙及叠合墙的结构体系。其中,叠合墙体系,就是把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与地下室侧壁组成叠合式结构,叠合后将两者视为整体。叠合墙形式总体墙的厚度较小,有利于增大使用面积,节省部分造价。
一般的做法是在地下连续墙上预留钢筋,施工地下室侧壁时将预留筋扳出,这对预留筋埋设的精度要求高,而且预留筋扳出过程中经常发生钢筋折断,需要另行植筋,对结构受力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施工难度低,整体构造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在楼层标高处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内侧面设置有凹坑,在楼层标高处所述地下室侧壁上的钢筋设置有暗梁钢筋骨架,所述暗梁钢筋骨架嵌入凹坑内且暗梁钢筋骨架的箍筋与地下连续墙内的水平钢筋焊接连接构成整体的钢筋骨架结构,所述钢筋骨架结构通过混凝土浇筑与地下连续墙构成整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暗梁钢筋骨架嵌入凹坑的深度为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凿毛形成凹凸面,所述凹凸面的深度不小于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凸面的表面涂刷有界面结合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坑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箍筋与地下连续墙的水平钢筋通过点焊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地下连续墙的内侧面设置凹坑,并使暗梁钢筋骨架嵌入凹坑内且暗梁钢筋骨架的箍筋与地下连续墙内的水平钢筋直接焊接连接,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地下连续墙上预留钢筋或预埋钢筋接驳器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钢筋和钢筋连接的方式使得地下室整体构造更加稳固,不会影响整体构造的受力情况。
(2)暗梁钢筋骨架嵌入凹坑的深度为50mm,可使得暗梁钢筋骨架恰好接触地下连续墙内的水平钢筋,从而方便焊接,而且能够保证暗梁与地下连续墙构成稳固的整体式结构。
(3)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凿毛形成深度不小于4mm的凹凸面,从而在混凝土浇筑时可保证新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的旧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牢固,使得整体构造更加稳固,且防止渗水。
(4)凹凸面的表面采用界面结合剂,从而进一步使得新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的旧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牢固,使得整体构造更加稳固。
(5)凹坑内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从而止水防水效果好。
(6)所述箍筋与地下连续墙的水平钢筋采用点焊方式连接,从而操作简单方便,且连接牢固,使得整体构造更加稳固。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所述的地下室侧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的构造中的地下室侧壁1上的钢筋11设置有暗梁钢筋骨架12,暗梁钢筋骨架12位于楼层标高a处。所述地下连续墙2的内侧面设置有凹坑21,凹坑21位于楼层标高a处。所述暗梁钢筋骨架12嵌入凹坑21内且暗梁钢筋骨架12的箍筋12a与地下连续墙2内的水平钢筋22焊接连接构成整体的钢筋骨架结构,所述钢筋骨架结构通过混凝土浇筑与地下连续墙2构成整体式结构。
详细而言,所述暗梁钢筋骨架12嵌入凹坑21的深度为50mm,使得暗梁钢筋骨架12恰好接触地下连续墙2内的水平钢筋22,从而方便焊接,而且能够保证暗梁与地下连续墙2构成稳固的整体式结构。所述地下连续墙2的内侧凿毛形成凹凸面23,所述凹凸面23的深度不小于4mm,从而在混凝土浇筑时可保证新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2的旧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牢固,防止渗水。所述凹凸面23的表面涂刷有界面结合剂(图中未示出),进一步使得新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2的旧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牢固。所述凹坑21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24,遇水膨胀止水条24位于凹凸面的凹下处,从而止水防水效果好。所述箍筋12a与地下连续墙2的水平钢筋22通过点焊连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7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桩抗压静载试验钢制桩帽
- 下一篇:一种柱脚基础支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