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热熔黏性扁纱编织而成的扁纱编织布和复合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7503.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8;B32B27/12;B32B15/082;B32B15/085;B32B15/088;B32B15/09;B32B3/24;B32B7/12;B32B33/00;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黏性 编织 扁纱编 织布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纱编织布及复合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由热熔黏性扁纱编织而成的扁纱编织布以及由扁纱编织布复合而成的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扁纱编织布是扁纱编织而成,扁纱编织布一般选用经纬编织结构。为提高其拉伸强度,使扁纱编织布能够使用于更多的环境和领域中,尤其是将扁纱编织布与其它材料层粘合成一复合型布材或复合型板材。
扁纱编织布的扁纱选用聚丙烯和聚乙烯等类型的无极性材料,扁纱编织布在织布后还在进行后段加工,将经纬扁纱固定住,后段加工往往会破坏扁纱各方面的物理性能。目前扁纱编织布的后段加工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其中最大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扁纱的热熔黏性并使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保持一致,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扁纱编织布与其它材料的粘接强度。
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保持一致才能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在温度高于160摄氏度的环境下,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被破坏,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变得混乱无序,扁纱的拉伸强度大幅度下降,扁纱各方面的物理性能也随之下降,在温度低于160摄氏度的环境下,扁纱及扁纱编织布无法实现热熔粘接。因此,织布的后段加工就受到非常大的局限,如和其他织物、板材或缓冲材粘着不牢,因此限制了这类扁纱织布材料的使用。
目前所遭遇的问题如下。
1、在扁纱编织成扁纱编织布后,为了固定经纬扁纱,通常会做1层至2层淋膜将之固定,因此会造成扁纱编织布不透气和不透水。
2、淋膜后的粘接强度也不强,膜层容易剥离和脱层。
3、与其它复合材做成复合材料的粘接强度也不足。
4、为提高粘接强度,必须将淋膜温度提高到200-260摄氏度,结果造成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被破坏,导致扁纱编织布的强度下降,根据实际测试,淋模温度超过200摄氏度,测得其冲击强度约65Kj/m2,如果使用180摄氏度以下温度淋膜,带有热熔胶,则冲击强度可达140Kj/m2。
5、如果要提高无极性材料的扁纱编织布的黏着强度,需先对扁纱及扁纱编织布做预处理,再使用特殊胶水,因此成本高而且有苯残留的问题。
目前有若干专利公开了多层结构的扁纱以及由该扁纱编织而成的编织物,如中国专利号为“01107272.5”、专利名称为“复合高强度单向拉伸定向的聚合物扁丝及其生产方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以及中国专利号为“201320754379.6”、专利名称为“一种柔性集装袋基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虽然其公开的扁丝有三层或多层结构,但它们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不是要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它们也无法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纱编织布,它的经纱和纬纱热熔粘接成一体,粘接强度高,不破坏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板材,它粘接强度高,不易剥离或分层,不破坏扁纱的内部纤维拉伸配向,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热熔黏性扁纱编织而成的扁纱编织布,包括通过共挤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体的具有若干材料层的复合扁纱,复合扁纱编织成具有经纬结构的扁纱编织布,复合扁纱的中间层包括至少一主材料层,复合扁纱的上层和下层分别复合有一具有热熔黏性的热熔粘接层,扁纱编织布中的复合扁纱按经纬结构区分形成经纱和纬纱,加热到100~160摄氏度的经纱和纬纱在编织成扁纱编织布后经纱和纬纱的重叠区域热熔粘接固定,在经纱和纬纱的重叠区域中经纱的热熔粘接层和纬纱的热熔粘接层粘接成一体,经纱和纬纱相接处形成透气孔,扁纱编织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一热熔粘接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材料层选用热塑性塑料,热熔粘接层选用改性热塑性塑料,改性热塑性塑料包括与主材料层相同的热塑性塑料和1~10%重量比的增黏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塑性塑料选用PP、PE、PS、PET、PA、PC或EVA,所述增黏剂选用松香类树脂、聚萜烯类树脂、达玛树脂、石油树脂、古马隆-茚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酚醛树脂、二甲苯树脂、季戊四醇萜烯树脂、碳五或碳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7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贴合机的z轴升降旋转机构
- 下一篇:溶剂残留量少的纸铝塑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