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6903.5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李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飞 |
主分类号: | B27L1/10 | 分类号: | B27L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双敏 |
地址: | 330008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树木 剥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
背景技术
制约木材行业发展的主要阻力来自于树木削皮,市场上流通的树木剥皮机是针对北方阔叶木材研发的,在使用中存在易伤木材、树皮剥净率低的缺陷。另外,现有的树木剥皮机不能对软材(如红衫木)进行剥皮,软材通常人工剥皮,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软材行业发展。
树木剥皮机主要由底架、输送滚轮、刀盘、刀具等部分构成,具体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现有输送滚轮本身结构及自身焊接原因,致使其形成的与木材接触的外周面圆度误差大,在木材剥皮中,输送机构构成的木材输送通道中心线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其与剥削机构刀具构成的木材通道中心线不一致,木材传输跳动、不平稳,存在剥削过度和剥削不足的问题,易伤木材、树皮剥净率较低。
2)木材的输出端(小端)靠直接与刀具刀刃接触来撑开刀具并切削,在此过程中,木材输出端(小端)被刀刃刮伤、破损。
3)木材输出过程中,随着与木材接触的输送滚轮数量的减少,导致木材传输跳动大、传输稳定性降低,木材输出端(小端)发生下垂,导致木材大端刮伤、破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木材传输平稳、降低木材损伤、提高树皮剥浄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包括底架、输送滚轮、刀盘和刀具,刀具铰接于刀盘上并通过弹簧实现刀具浮动,单个输送滚轮包括两个相同的整体铸造而成的半滚轮,单个半滚轮包括以该半滚轮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筋,单个半滚轮的全部支撑筋的外端均由外端环连接,单个半滚轮的全部支撑筋的木材接触部均位于以该半滚轮轴线为轴线的回转面上,该回转面从外端到内端直径逐渐减小,单个输送滚轮的两个半滚轮同轴且内端靠近设置。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单个半滚轮的全部支撑筋的内端均由内端环连接。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对于单个半滚轮来说,单个支撑筋与半滚轮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单个支撑筋呈直线形,支撑筋的内端较外端更靠近半滚轮轴线。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对于单个半滚轮来说,单个支撑筋与半滚轮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单个支撑筋呈曲线形,支撑筋的内端较外端更靠近半滚轮轴线。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木材行进的方向为前,刀具外端部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后部区域内表面为部分锥形面,全部刀具上的该种部分锥形面均位于同一个以刀盘轴线为轴线的整锥形面上,整锥形面直径从后到前逐渐缩小,前部区域的最外端为刀刃部连接区。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刀刃部的高度与待剥树皮厚度相当。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还包括当木材输出端经过全部输送滚轮后对木材输出端夹持抱紧的抱紧机构,抱紧机构的底座与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滑动配合。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抱紧机构所形成的夹持中心与木材的前行中心一致以使得木材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抱紧机构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两弧形抱紧板,两弧形抱紧板分别由气缸或液压缸驱动,气缸或液压缸的动作由电磁阀控制,抱紧机构还包括检测木材输出端到达抱紧机构的检测装置。
上述新型多功能树木剥皮机,检测装置为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单个输送滚轮由两个各自整体铸造而成的半滚轮构成,半滚轮包括以半滚轮轴线为中心圆形方向等间隔分布的支撑筋,单个半滚轮的全部支撑筋的外端均由外端环连接,单个半滚轮的全部支撑筋的木材接触部均位于以该半滚轮轴线为轴线的回转面上,和现有焊接一体的输送滚轮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输送滚轮铸造而成,更容易获得圆度精度高的外周面(回转面),输送机构构成的木材输送通道中心轴线位置稳定,与剥削机构构成的木材通道中心轴线能够很好地重合,木材能够平稳传输,降低了木材损伤,提高了树皮剥浄率,适合对软材(如红衫木)进行削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外端环,2支撑筋,3内端环,4刀具,5部分锥形面,6前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飞,未经陈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6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粉抛光砖的预压排气式布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凉席碳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