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气前置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6375.3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宾;朱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10 | 分类号: | F28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将抽气混和气中的蒸汽冷凝,混合气湿度和体积减小,抽气器负荷降低,真空设备不凝性气体被及时抽出,传热性能提高的抽气前置冷却器。
背景技术
抽气设备是汽轮机组的主要辅助设备之一,在机组启动时,需要用它把汽、水管道和一些设备中的空气、疏水抽走,并在凝汽器汽侧建立一定真空,以加快启动速度,避免汽水冲击;正常运行中,需要用抽气设备及时地抽出凝汽器及真空系统中漏入的不凝性气体,维持凝汽器的真空。在被抽出的汽-气混合物中,水蒸气量和干空气量的比值约为2:1。现有的抽气系统由抽气输送管道、真空泵、冷却设备构成,由射水、射汽或水环式真空泵形成的高负压把凝汽器空冷区聚集的不凝性气体抽出,不凝性气体被裹挟进入前述真空泵的蒸汽、水中,混合后形成抽气混合气。如果,抽气混合气在进入抽气器以前没有得到冷却,混合气中蒸汽含量大,导致抽气器负荷大,即不凝性气体大量堆积在凝汽器内降低了凝汽器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抽气系统抽气混合气没有得到冷却,蒸汽含量大从而导致凝汽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气系统的冷却装置,它能够解决抽气混合气没有得到冷却,抽气器负荷大,真空设备传热性能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气前置冷却器具有抽气冷却部分,抽气冷却部分包括一个长筒型容器和安装在其内多层水平分布的成膜组件,长筒型容器顶部设有冷却水进口,抽气进口位于成膜组件下侧长筒型容器的侧壁上;抽气出口位于长筒型容器上部侧壁上,并且位于成膜组件上方。抽气前置冷却器还具有负压排水部分,负压排水部分内形成有水封弯管,水封弯管和位于其前侧的止回阀一起,防止空气倒流进入抽气管道。从抽气管道进来的抽气混合气通过抽气进口从下向上流动时和成膜组件中的水膜接触,逆流进行热交换。抽气混合气中的蒸汽被冷却水冷凝吸收,抽气混合气得到干燥,体积减小。干燥的抽气混合气从抽气出口排出后沿抽气管道进入抽气器。冷却水吸收混合气中的蒸汽后进入下方的负压排水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凝汽器抽气进口进来的气体中,蒸汽占比为2/3,蒸汽的汽化潜热热量大,被从冷却水进口1进来的冷却水降温吸收后从冷却水出口排出,除掉蒸汽后的抽气通过抽气出口进入抽气器。这样通过抽气前置冷却器的抽气中的蒸汽被快速去除,从抽气前置冷却器中出来的抽气进入抽气器后能够降低抽气器负荷,提高真空设备传热性能。对抽气器的正常工作无不利影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投资少,见效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 1. 冷却水进口,2. 抽气进口,3.冷却水成膜组件,4. 抽气出口,5. 冷却水出口,6.止回阀,7. 水封弯管,8.长筒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实施例中,本装置具有抽气冷却部分,抽气冷却部分包括一个长筒容器8和安装在其内多层交错水平分布的成膜组件3,冷却水从长筒容器8顶部冷却水进口1进入,然后经过冷却水成膜组件3时,冷却水被分布成均匀向下流动的水膜,抽气进口2位于长筒容器8侧壁以及冷却水成膜组件3的下部,从抽气进口2中进入的抽气混合气从下向上流动时和水膜接触,逆流进行热交换。抽气混合气中的蒸汽被冷却水冷凝吸收,抽气混合气得到干燥,体积减小。干燥的抽气混合气从位于长筒容器8上部侧壁的抽气出口4排出后,沿抽气管道进入抽气器。本装置还具有负压排水部分,冷却水吸收混合气的蒸汽后从长筒容器8底部的冷却水出口5进入下方的负压排水部分。负压排水部分内形成有水封7弯管,水封弯管7和位于其前侧的止回阀6一起,防止空气倒流进入抽气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6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