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天道路引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6185.1 | 申请日: | 2014-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乙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林润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道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辅助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雾天道路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速路上,以往一遇到大雾天气时,通常采用提前分流的临时管制措施或对雾区进行封路,但这既给司乘人员造成不便,又涉及很多方面,不易实施。
在市区的道路上,遇到大雾天气,司机都会减速慢行,开启雾灯,防止车辆碰撞,由于市区车辆较多,雾天车辆减速,这就会造成道路拥堵。给出行带来不便。
虽然现在有导航仪对车辆进行导航行驶,但导航仪的提醒与雾灯视觉引导还是具有实质性的差别,导航仪并不能监测前方的车辆行驶情况,也不能在雾天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提示,只能靠驾驶员目测前方车辆的行驶状况。另外,有些车辆没有配置导航仪,雾天行车给驾驶员更是带来不便。
传统的雾天引导装置是在道路两侧安装雾灯,或在道路的分隔线上安装地埋雾灯,司机通过雾灯判断车辆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但由于雾天能见度太低,能见度甚至才5~20米的距离,这么短的距离,如果车辆开到60码以上,很可能刹不住车,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太短,因此,很容易造成车辆碰撞。
雾天天气观看前方的道路指示牌会看不清楚,不知道前段路的走向。
综上所述,传统的雾天引导装置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感应式雾天道路引导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雾天道路引导装置,它包括:
置于道路一侧的射频感应标签;
置于车辆上的车载探测感应装置;
所述射频感应标签通过射频信号与车载探测感应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车载探测感应装置包括射频信号天线、与射频信号天线连接的处理模块、LED灯显示阵列,所述LED灯显示阵列电连接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显示阵列包括直形键头LED灯组、左转弯LED灯组、右转弯LED灯组、限速LED灯组、十字路口LED灯组、丁字路口LED灯组。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探测感应装置底部设置有强力吸盘,将车载探测感应装置固定在车辆内部前端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探测感应装置上还设置有USB充电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探测感应装置内部设置有锂电池,该锂电池与处理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感应标签设置位置为:
当前方是弯道时,在转弯前30~50米处设置;
转弯后是直道时,在车辆转完弯道后的出口处上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射频感应装置,使前方道路信息直接显示在车载探测感应装置上,遇到转弯提前减速慢行,由于是雾天,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指示牌,因此,从车内看LED显示的指示,一般距离转弯处30~50米,这样就可以提前作好转弯准备,避免发生车祸。
2.本实用新型引导效果显著,应用灵活性好,装置采取了防潮的手段,稳定性好。
3. 雾天道路引导装置也可以设置有带声音的提示功能,即射频感应装置接收到信号时,提示驾驶员提前做好转弯准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天道路引导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形键头LED灯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转弯LED灯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转弯LED灯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速LED灯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十字路口LED灯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左向丁字路口LED灯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双向丁字路口LED灯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右向丁字路口LED灯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左弯道行驶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天道路引导装置,它包括:置于道路一侧的射频感应标签100、置于车辆上的车载探测感应装置200;所述射频感应标签100通过射频信号与车载探测感应装置200信号连接,两个装置在一定范围内可互相感应,两者相距15米以内的距离就可以相互感应,感应后,再加上距离弯道的距离30~50米,这样驾驶员就起码有45米的距离做出反应,对于驾驶员来说已经足够做出正确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林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林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61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