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座便盖及座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5282.9 | 申请日: | 2014-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洪 |
| 主分类号: | E03D9/08 | 分类号: | E03D9/08;E03D9/052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座便盖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便盖以及具有这种智能座便盖的座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家居装修时越来越多选用智能产品,如使用智能的座便器等。现有的智能座便器包括一个便座,在便座上设置有水箱以及智能座便盖,智能座便盖包括一个主机箱以及便圈,便圈与主机箱铰接,便盖与主机箱的壳体通过铰链连接,因此便盖与便圈均可以相对于主机箱绕支点转动。
在主机箱内通常设有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诸如水管内的电磁阀、加热器件等工作,实现自动冲水、对便圈加热等功能。然而,现有的智能座便盖仅用自来水对人体下身进行冲洗,或者只能冲洗座便器内壁,无法实现对人体进行消毒、杀菌的作用。
因此,公告号为CN238389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为“电脑喷淋便座”的发明创造,该便座上设有一个座便盖,座便盖的主机箱内设有控制器、臭氧发生器等,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主机箱内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与加热器11连通,自来水经过进水管10后经加热器11加热后形成温水。
为了实现对人体进行冲洗,在便圈上设置喷杆22,喷杆22的一端为喷头24,从加热器11出来的温水经过电磁阀12后经进水管21流进喷杆22。此外,主机箱内设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控制电机23动作,电机23动作时带动喷杆22绕其支点旋转,因此喷杆22的喷头24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并且,在主机箱内还设有臭氧发生器以及向臭氧发生器供气的气泵14,气泵14在控制器13的控制下工作,气泵14通过气管17向臭氧发生器15供气,气管17的端部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16连通。臭氧发生器15的出气口18与气管20连通,气管20与喷杆22连通。并且,臭氧发生器15的出气口18处设有单向阀19,防止气管20内的自来水回流到臭氧发生器15内。
使用智能座便器时,人们通过向控制器13输入信号,控制器13在人们便后控制喷杆22的动作,如正对人体的部位,并控制加热器11工作,开启电磁阀12后,温水通过喷杆22的喷头24对人体进行冲洗。此外,控制器13还可以控制臭氧发生器15的工作,在人们便后开启臭氧发生器并产生臭氧气体,臭氧气体经过气管20进入喷杆22,臭氧气体从喷头24喷出,对便座进行消毒、杀菌。
然而,现有的智能座便盖智能喷出自来水或者温水或者臭氧气体,对人体冲洗的仅是自来水或者温水。但是,人们希望便后可以使用臭氧水进行冲洗,以便对身体进行杀菌,现有的智能座便盖无法实现这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人体冲洗的同时杀菌、消毒的智能座便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对人体进行杀菌的座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座便盖具有主机箱以及与主机箱铰接的便圈,便圈上设有与主机箱的壳体铰接的便盖,便圈上设有至少一根喷杆,主机箱内设有控制器以及由控制器控制工作的电机,电机带动喷杆绕喷杆的支点转动,其中,主机箱内还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气液混合器的进气口连接,气液混合器的进水口连接至进水管,气液混合器的出水口与喷杆连通。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喷杆与气液混合器的出水口连通,且气液混合器的进水口与进气口分别与进水管、臭氧发生器连通,因此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与自来水在气液混合器内混合形成臭氧水,喷杆喷出的是臭氧水,而不是自来水。由于臭氧水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使用臭氧水对人体进行冲洗的同时可以对人体进行杀菌,满足人们对智能座便器实现更多功能的要求。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气液混合器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溢流阀,在臭氧发生器与气液混合器之间的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位于溢流阀的上游,第二单向阀位于溢流阀的下游。
由此可见,在两个单向阀之间设置溢流阀,可以避免气液混合器内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回流到臭氧发生器,一旦有液体回流经过第二单向阀,液体可以经过溢流阀排出,避免液体回流到臭氧发生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溢流阀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通处位于第一单向阀的上游,溢流阀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三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通处位于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之间,溢流阀的排水口与排水管道连通。
可见,通过溢流阀与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的设置,可以有效排出经过第二单向阀的液体,避免液体回流到臭氧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洪,未经江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5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