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套管的注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3539.7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季晓丽;范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注浆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套管的注浆管。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对一些容易产生塌方的地段或软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时,一般都会采用注浆管将浆液灌输到该相应的地段或土层内进行加固。施工时,在指定注浆位置先进行钻孔,然后将注浆管插入到该孔中进行注浆作业。
现有的注浆管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注浆速度慢,在对路基注浆的时候不能够完成对基层的注浆,在注浆的过程中需要多道工序,既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简易、便以清洗,可以适用于不同标段工程需要的带套管的注浆管,且所述注浆管的内管可以相对套管上下移动,套管和内管可以同时注浆,能够实现对路基和基层的同时注浆。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套管的注浆管包括内管和套装在内管上的套管;所述套管与内管连接处为密封连接,且内管一端向上延伸出套管,内管另一端向下延伸出套管;同时所述内管可相对套管上下移动。
优选方案,所述套管下端为圆锥形。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圆锥形套管下端的注浆孔开口朝上。采用此种结构,在内管进行对路基注浆的时候,套管能够同时完成对基层的注浆。
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圆锥形套管下端的注浆孔开口朝下。采用此种结构,在内管进行对路基注浆的时候,套管也能够同时对路基进行注浆;其中内管在路基下对路基进行注浆,套管在基层之下、路基之上同时对路基进行注浆。
所述内管下端为圆锥形。
所述圆锥形内管下端的注浆孔开口朝上。
所述套管的内壁和内管的外壁之间的间距为20至30毫米。
所述内管的管径为30毫米。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注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内管的外壁上套装了套管,可以利用内管和套管进行双注浆,对路基和基层同时进行注浆;减少了注浆工序,省时省力;同时并行的注浆,防止了路面的隆起,提升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套管和内管之间可以相对移动,灵活控制,以适用于不同标段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一种带套管的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另一种带套管的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或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带套管的注浆管1包括内管11和套装在内管11上的套管12;所述套管12与内管11连接处为密封连接,且内管11一端向上延伸出套管12,内管11另一端向下延伸出套管12;同时所述内管11可相对套管12上下移动。所述套管12下端为圆锥形。所述圆锥形套管12下端的注浆孔121开口朝上。所述内管11下端为圆锥形。所述圆锥形内管11下端的注浆孔111开口朝上。所述套管12的内壁和内管11的外壁之间的间距为20至30毫米。所述内管11的管径为30毫米。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圆锥形套管12下端的注浆孔121开口朝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3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塔用微型桩基
- 下一篇:具有减震装置且固定能力强的空心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