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3386.6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裘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6/126 | 分类号: | G02B6/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鳄鱼 嘴形太 赫兹 偏振 分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尤其涉及一种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
背景技术
太赫兹技术是二十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太赫兹频域是指频率在0.1THz~10THz,太赫兹波独特的频率范围位于微波频段和光频段之间覆盖了多数大分子物质的分子振动和转动光谱,因此多数大分子物质在太赫兹频段无论其吸收谱、反射谱还是发射谱都具有明显的指纹谱特性,这一点是微波所不具备的。此外,太赫兹波可以不同程度地穿透多数物质,这个特点为红外辐射所不具备。这些特点决定了太赫兹技术存在的价值,日益发展的太赫兹波技术在天文、生物医学、安全及环境监测、成像、宽带无线通信和雷达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太赫兹波通信技术具有毫米波通信及光通信的特性,可以应用于室内局域网通信等方面。国际上关于太赫兹波的研究机构大量涌现,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太赫兹技术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太赫兹波功能器件的研究已经逐渐展开,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太赫兹波器件,用于操控、控制太赫兹波系统中的太赫兹波,目前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作为太赫兹波功能器件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其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还十分有限,现有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往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难以制作并且价格昂贵,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分束效率高的太赫兹偏振分束器来满足未来太赫兹波技术应用需要。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研究对促进太赫兹波功能器件的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技术方案如下:
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包括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基板;基板上表面设有第一矩形平板、第二矩形平板、第三矩形平板、第四矩形平板、第五矩形平板、第一等腰梯形平板、第二等腰梯形平板;第一矩形平板、第二矩形平板、第三矩形平板顺次相连,第三矩形平板右侧上方与第一等腰梯形平板相连,第三矩形平板右侧下方与第二等腰梯形平板相连,第一等腰梯形平板右侧与第四矩形平板相连,第二等腰梯形平板右侧与第五矩形平板相连;第一矩形平板左侧设有信号输入端,第四矩形平板右侧设有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五矩形平板右侧设有第二信号输出端。信号从信号输入端输入,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TM波、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TE波。第二矩形平板、第三矩形平板起到多模干涉效应从而实现对太赫兹信号的偏振分束效果。
所述的基板的长度为380~390μm,宽度为180~190μm,厚度为25~30μm。所述的第一矩形平板长度为80~90μm,宽度为50~55μm,厚度为30~40μm。所述的第二矩形平板长度为100~110μm,宽度为35~40μm,厚度为30~40μm。所述的第三矩形平板长度为150~160μm,宽度为130~135μm,厚度为30~40μm。所述的第一等腰梯形平板和第二等腰梯形平板尺寸相同,上底为35~40μm,下底为50~55m,高为80~85μm,厚度为30~40μm。所述的第四矩形平板与第五矩形平板尺寸相同,长度为35~40μm,宽度为30~35μm,厚度为30~40μm。所述的基板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所述的第一矩形平板、第二矩形平板、第三矩形平板、第一梯形平板、第四矩形平板、第二等腰梯形平板、第五矩形平板的材料均为高阻硅。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尺寸小,分束率高,便于加工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的输入信号为TM波时的能量分布图;
图3是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的输入信号为TE波时的能量分布图;
图4是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的TM、TE波输出功率曲线;
图5是鳄鱼嘴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的TM、TE波输出功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3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镜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核磁共振的新型梯度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