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2545.0 | 申请日: | 2014-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丰复合肥厂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生产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肥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生产原材料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得到化肥原原料,而这个反应过程需要用到反应釜,包括壳体、搅拌轴和电机,现有的反应釜操作过程是:将原料放入壳体中,通过搅拌轴不断搅拌并给与适宜的温度,使原料相互反应,从而产生化肥原料,但在现有的化肥生产过程中,通过加热溶液进行加热时,由于溶液大部分在反应釜的底部进行加热,使得反应釜内加热不均匀,上部反应原料得不到加热或加热不充分,导致化肥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充分、提高化肥生产质量的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轴和电机,搅拌轴的一端伸出釜体并连接电机,另外一端延伸到釜体内底部并连接搅拌叶片,在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在所述釜体上部侧壁内设置有L形状的传热块,所述传热块内设置空腔,传热块的一端连接进液管,在进液管上设置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釜体上部侧壁内设置的L形状的传热块,根据需要通过控制阀门往空腔内注入加热液体,当化肥原料倒入的时候,会对部分化肥原料进行预热,同时,L形状的传热块通过增大与化肥原料的接触面积,使得化肥原料可以充分传热,当化肥物料的量达到淹没传热块时,传热块可以对上部的化肥物料进行充分传热,保证换热充分,提高化肥的生产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方便釜体及传热块的拆卸和安装,,所述反应釜为分体结构,在釜体顶部设置与釜体固定的上盖,电机通过搅拌轴与上盖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使得搅拌叶片与化肥原料的接触面积更大,搅拌更充分,所述搅拌叶片为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减轻搅拌轴本身的质量,便于与电机连接起来,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搅拌轴内填充不同质量的物质,从而改善搅拌轴的搅拌力,所述搅拌轴为空心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轴,2-釜体,3-出料口,4-传热块,5-进液管,6-连接块,7-上盖,8-进料口,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2、搅拌轴1和电机9,搅拌轴1的一端伸出釜体2并连接电机9,另外一端延伸到釜体2内底部并连接搅拌叶片,在所述釜体2的上端设置进料口3、底部设置出料口3,在所述釜体2上部侧壁内设置有L形状的传热块4,所述传热块4内设置空腔,传热块4的一端连接进液管5,在进液管5上设置阀门(图中未画出),进一步,将所述反应釜2为分体结构,在釜体顶部设置与釜体2固定的上盖7,电机9通过搅拌轴1与上盖7连接,搅拌叶片为弧形结构,搅拌轴1为空心结构。
使用的时候,开启电机9,通过在釜体2上部侧壁内设置的L形状的传热块4,通过控制阀门往传热块4的空腔内注入加热液体,当化肥原料倒入的时候,会对部分化肥原料进行预热,同时,L形状的传热块4增大了与化肥原料的接触面积,使得化肥原料可以充分传热,当化肥物料的量达到淹没传热块时,传热块对上部的化肥物料进行充分传热,保证换热充分,进而提高化肥的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丰复合肥厂,未经重庆凯丰复合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2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馏烧瓶自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