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井口锁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1637.7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红;史向阳;林丽丽;闻伟;杨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井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心井口锁块。
背景技术
偏心井口是一种对抽油机井进行相关测试的装置,它包括小盘和大盘等部件,在相关测试时需要小盘在大盘中转动,而长期处于露天环境可能使小盘与大盘之间产生锈斑,使得在对抽油机井进行测试时小盘难以在大盘中灵活的转动,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小盘与大盘之间产生锈斑而无法灵活转动的问题,在进行测试前,需要对偏心井口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通常使用大管钳夹住小盘中心位置的六方型凸起部分,并用力转动小盘,直至小盘能在大盘中灵活转动为止。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维修处理的方式是靠小盘转动时大盘自身的惯性将小盘与大盘分开的,在小盘与大盘间的锈蚀较为严重时,难以分开小盘与大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小盘与大盘间的锈蚀较为严重时,难以分开小盘与大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心井口锁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偏心井口锁块,该偏心井口锁块包括:
锁片和卡块;
锁片的一端开有螺栓孔;
卡块与锁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卡块沿螺栓孔的轴线的方向突出于锁片。
可选的,偏心井口的大盘上设置有卡槽,
卡块为长方体;
卡块能够卡进卡槽中。
可选的,锁片为长方体或片状体;
锁片的长度方向与螺栓孔的轴线垂直。
可选的,偏心井口的外壳上设置有固定孔,偏心井口锁块还包括:螺栓和螺母;
螺栓能够穿过螺栓孔和固定孔,由螺母紧定,使锁片和偏心井口的外壳成螺栓连接。
可选的,卡块与锁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固定住大盘与偏心井口的外壳,使小盘在转动时大盘保持静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小盘与大盘间的锈蚀较为严重时,难以分开小盘与大盘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容易且快速的使小盘在大盘中灵活转动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偏心井口锁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偏心井口锁块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示出的偏心井口锁块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图1示出的偏心井口锁块的操作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偏心井口锁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该偏心井口锁块用于对偏心井口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该偏心井口锁块可以包括:
锁片11和卡块12。
锁片11的一端a开有螺栓孔111。
卡块12与锁片11的另一端b固定连接。
卡块12沿螺栓孔111的轴线x的方向突出于锁片11。突出部分用于卡住大盘。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偏心井口锁块时,利用螺栓孔111把该偏心井口锁块固定于偏心井口外壳,再通过卡块12卡住大盘,使大盘无法转动,此时转动小盘即可将小盘与大盘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偏心井口锁块,通过固定住大盘与偏心井口的外壳,使小盘在转动时大盘保持静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小盘与大盘间的锈蚀较为严重时,难以分开小盘与大盘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容易且快速的使小盘在大盘中灵活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锁片11为长方体或片状体,锁片的长度方向c与螺栓孔的轴线x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1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