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字闸门预应力背拉杆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0879.4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陈明华;郑卫力;覃祥孝;李然;吴鹏;孙庆;杨靖;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门 预应力 拉杆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船闸人字闸门背拉杆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字闸门预应力背拉杆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人字闸门是船闸应用较多的一种工作闸门,一般在其背面设置有预应力背拉杆以增加门体的抗扭刚度,预应力的大小应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目前公知的人字闸门背拉杆调整的加力装置,主要以人力施加方式为主,加力过程中背拉杆的应力监测需使用单独的应力监测系统,人字闸门背拉杆调整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人字闸门背拉杆预应力调整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松弛背拉杆确定零值而直接在原有预应力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人字闸门背拉杆预应力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字闸门预应力背拉杆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包括顶升横梁,顶升横梁套装在背拉杆端头的螺杆上,在螺杆上设置有工装螺母,在顶升横梁与背拉杆支座之间的螺杆段设有背拉杆螺母,在顶升横梁与背拉杆支座之间还设有加力装置,所述的加力装置由二台千斤顶构成,千斤顶分别与液压泵站连接。
所述的千斤顶为薄型液压千斤顶。
所述的液压泵站包括变频电机,变频电机与双输出口油泵连接,双输出口油泵的两输出口通过软管分别与两千斤顶连接;液压泵站还包括一控制箱,在控制箱内设有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与操作触摸屏及变频器通过信号线连接,变频器控制变频电机工作,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采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字闸门预应力背拉杆调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液压泵站通过双输出口油泵出油,分别与二台千斤顶连接,能够实现两点同步、平稳、平衡加力;
2.液压泵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加载速度可以灵活调节;
3.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能够对两千斤顶的加力点实现自动加力;
4.数据采集和显示完整全面,包括千斤顶压力、背拉杆拉力、背拉杆应力等;
5.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超载、超压等多重保护功能,安全性高;
6.采用触摸屏和图形界面的人机交互方式,操作方便、界面友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系统控制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站设备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3所示:一种人字闸门预应力背拉杆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包括顶升横梁2,顶升横梁2套装在背拉杆6端头的螺杆7上,在螺杆7上设置有工装螺母1,在顶升横梁2与背拉杆支座5之间的螺杆7段设有背拉杆螺母3,在顶升横梁2与背拉杆支座5之间还设有加力装置,所述的加力装置由二台千斤顶4构成,千斤顶4分别与液压泵站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千斤顶4为薄型液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站包括变频电机9,变频电机9与双输出口油泵8连接,双输出口油泵8的两输出口通过软管10分别与两千斤顶4连接;液压泵站还包括一控制箱11,在控制箱11内设有可编程控制器12,可编程控制器12与操作触摸屏13及变频器14通过信号线连接,变频器14控制变频电机9工作,可编程控制器12的信号采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力装置的二台薄型液压千斤顶4放入顶升横梁与2背拉杆支座5之间,旋紧工装螺母1压紧顶升横梁,启动加力装置同步驱动二台薄型液压千斤顶对背拉杆加力,加力装置自动检测并实时显示施加的拉力和应力,当背拉杆预应力值达到调整工艺要求值时,停止顶升,紧固背拉杆螺母3,然后超薄型液压千斤顶回位,本次背拉杆预应力调整施工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系统如图2所示:通过触摸屏13设定系统运行参数并发出指令,可编程控制器12接收并处理后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液压泵站,通过电磁阀15控制薄型液压千斤顶4的加压和泄压,可编程控制器12通过其信号采集模块从压力传感器16实时采集两个加力点的压力信号,实时计算处理并显示背拉杆6的受力和应力值,当背拉杆4所受的预应力到达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未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暗杆式双向止水钢铁复合闸门
- 下一篇:一种长斜坡混凝土切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