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壳铸造砂芯下芯和脱芯所用平衡吊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0825.8 | 申请日: | 2014-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1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17***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铸造 砂芯下芯 所用 平衡 吊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壳铸造砂芯下芯和脱芯所用平衡吊钩,属于铸造用吊具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GE公司电机壳是美国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组成装配的重要铸钢配件,是重量400公斤左右的薄壁铸钢件,质量要求技术苛刻。该部件在铸造过程中采用行车辅助吊运进行脱模,下芯和合箱操作,其余的基本是手工操作。现有的行车吊钩为圆钢弯制而成,在吊运过程中,由于砂芯形状的不对称性,吊具吊点很难找到其重心位置,即使找到重心位置也由于着力点为点接触,使得在吊运时无法掌握和控制其平衡,极易滑向单边损坏砂芯或伤人,由于电机壳铸造砂芯结构复杂,型腔内掉落碰裂的局部砂子很难被发现而除去,在浇注时被钢水冲击而散布于铸件的各个部位形成严重的夹砂缺陷,表面质量难以达到用户要求,铸件报废率高,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铸造砂芯下芯和脱芯所用平衡吊钩,通过改变吊钩的形状提高吊钩吊运的稳定性,防止砂芯在下芯和脱芯过程中出现单边侧滑而损坏砂芯,提高铸件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壳铸造砂芯下芯和脱芯所用平衡吊钩,所述平衡吊钩是用钢板弯制而成的板形吊钩;板形吊钩的上部设有吊索孔,吊索孔两侧焊接有加强环;板形吊钩的下部设有挂钩。
前述平衡吊钩中,所述弯制板形吊钩的钢板是宽度为100mm,厚度为8mm的Q345B钢板;钢板的中心线由线段L1、圆弧R1、圆弧R2、线段L2、圆弧R3和线段L3依次首尾连接而成;其中:圆弧R3为挂钩的中心点O3,线段L1与挂钩的中心点同在一条垂线上。
前述平衡吊钩中,所述挂钩端部设有45°斜面。
前述平衡吊钩中,所述吊索孔位于板形吊钩上端面以下25mm处的中央位置,孔径为30mm。
前述平衡吊钩中,所述加强环的内孔与吊索孔孔径对应,且同轴;加强环的外圆与板形吊钩上端面平齐;加强环高于板形吊钩平面5mm。
前述平衡吊钩中,所述板形吊钩的所有边均为圆弧边,圆弧半径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吊钩为圆钢吊钩,在吊运电机壳铸造砂芯时无法掌握和控制砂芯的平衡,砂芯极易滑向单边造成砂芯损坏或伤人,由于电机壳铸造砂芯结构复杂,型腔内掉落碰裂的局部砂子很难被发现而及时除去,在浇注时被钢水冲击而散布于铸件的各个部位形成严重的夹砂缺陷,表面质量难以达到用户要求,铸件报废率高,损失巨大。本实用新型对吊钩进行了改进,采用板材制成吊钩,将吊钩的着力点由传统的点接触设计成面接触,将吊钩与吊点的接触点截面由传统的点接触改为线接触或面接触,可以很好的控制砂芯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使其被吊物在不借助其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很好的自然的保持平衡,稳定的处于水平状态,以满足小间隙下芯配合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碰坏碰裂砂芯问题的发生,保证下芯后的型腔清洁干净,从根本上消除夹砂来源,提高铸件质量,满足用户严苛的质量要求。同时由于吊点接触面积加大摩擦力增加,倾斜突然滑向一边损坏和伤人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安全也是企业的效益。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板形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板形吊钩的弯制中心线示意图;
图4是现有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板形吊钩,2-吊索孔,3-加强环,4-挂钩,5-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钛的吊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热轧卷装船专用包胶片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