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80764.5 | 申请日: | 2014-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晏怡果;欧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军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杨代祯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经皮微创 动态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
背景技术
健康的脊柱主要功能是稳定相邻的椎体,保护神经,并支承人体的部分重量。但是当脊柱病变是可能会影响这些功能从而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活动。对于某些脊柱疾病,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一项较好的治疗手段,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脊柱内固定矫形棒就是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用于连接各个椎弓根钉的连接棒。传统的脊柱内固定矫形棒采用的是圆柱形金属棒,在植入人体用于矫形时,由于金属的刚性与脊柱存在差异,传统的脊柱内固定矫形棒不能很好贴合脊柱的曲度,虽然治疗了病变部位,但是同时也会破坏脊柱负荷的分布,增加病变部位临近节段的载荷并增大了临近节段发生退变的风险。使用传统的脊柱内固定矫形棒一旦融合失败,不仅无法治疗病变部位,同时损坏了临近节段脊椎,会给病人带来更多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很好贴合脊柱的曲度,使脊柱保持原有的生物力学曲度,不增加病变部位临近节段的载荷的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它包括钛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钛棒外套,所述钛棒套装于钛棒外套的中心通孔内,所述钛棒外套外圆上设有圆柱凸台,所述圆柱凸台开有贯穿内外壁的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钛棒外套和钛棒的硬度≥260HV10,钛棒的抗拉强度≥900Mpa。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钛棒的一端设有圆柱凸台,另一端设置成圆柱形棒;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凸台设为“工”字型。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圆柱形棒接近圆柱凸台处开有折断槽;进一步的所述的折断槽为三角形槽。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圆柱凸台为一个或二个。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螺旋槽圈数为2~3圈,槽宽度为0.4mm,螺距为3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如上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能很好贴合脊柱的曲度,使脊柱保持原有的生物力学曲度,同时钛棒外套上的螺旋槽可以压缩和拉伸变形,产生微动,在维持脊柱稳定性同时,可保持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延缓邻近节段退变,以期达到固定节段再水化目的。2、由于是采用微创手术,故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钛棒外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钛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它包括钛棒2,钛棒2的一端设有“工”字型圆柱凸台21,另一端设置成圆柱形棒22,圆柱形棒22接近圆柱凸台21处开有三角形折断槽23,圆柱形棒22套装于钛棒外套1的中心通孔11内,钛棒外套1外圆上设有两个圆柱凸台12,每个圆柱凸台12开有贯穿内外壁的螺旋槽13,螺旋槽13圈数为2~3圈,槽宽度为0.4mm,螺距为3mm,为了达到最佳贴合脊柱曲度和保护脊柱的要求,优选钛棒外套1和钛棒2的硬度≥260HV10,钛棒2的抗拉强度≥900Mpa。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经过预弯处理成弧形植入患者体内后,钛棒和棒外套通过钛棒外套上的螺旋槽的压缩或拉伸变形,使动态内固定棒的曲度贴合脊柱曲度,承受人体重量及肌肉收缩的双重应力,当动态内固定棒承受应力时,钛棒外套和钛棒内芯将承受的应力传递到钛棒外套的螺旋槽上,螺旋槽发生变形吸收部分应力,同时钛棒外套和钛棒被压缩或拉升后发生轻微位移差,吸收其余部分应力,具有动态的特性。由于动态特性的存在,当患者植入该动态固定棒后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时,病变部位就能承受轻微的应力从而促进病变部位融合,并且病变部位相邻的椎体也因动态固定棒的压缩或拉升抵消部分应力而不至于承受更大的应力,从而实现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减少病变部位临近节段退变的风险,最大程度还原脊柱原有的生理功能,以适应生物力学的变化,帮助维持脊柱特有的生理曲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由于采取经皮微创手术,在植入脊柱经皮微创动态内固定棒时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军,未经王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