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反向电压全钽电解电容器阴极筒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672.3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5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陆胜;施洪权;刘英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航聚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电压 电解电容器 阴极 脱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阴极筒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反向电压全钽电解电容器阴极筒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全钽电解电容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耐反向电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电解电容器不能承受反向电压的缺点,从而在航空航天电源总线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钽电解电容器能够承受一定的反向电压,其关键是因为在钽外壳内壁的采用了高比容钽粉压制形成环形阴极筒的缘固。目前在钽外壳内壁制作钽环形阴极筒的常规做法如图4所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压板(1a)、固定筒(4a)和下压板(5a),其中固定筒(4a)中心从上到下依次是进料槽(43a),筒套壳固定槽(42a)和固定筒固定槽(41a),还包括上压模杆(2a)、塞头(3a)和筒套壳(6a),上压模杆(2a)固定在上压板(1a)上,上压模杆(2a)中心有与塞头(3a)相同半径的中空孔;塞头(3a)固定在下压板(5a),其上头呈圆锥形结构;筒套壳(6a)套在塞头(3a)上。。工作时,先将塞头(3a)安装在下压板(5a)上,将筒套壳(6a)套在塞头(5a)上,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固定筒(4a),同时将上压模杆(2a)固定在上压板(1a)上,设备组装及完成。将一定量的钽粉放到固定筒(4a)的进料槽(43a)中,然后将组装好的上压模杆(2a)放入进料槽(43a)中,放入时保持竖直向下,先用手压实,然后在放到压力设备中进行强压,然后取出上压模杆(2a)和塞头(3a),在取出阴极筒时,上压模杆是和阴极筒是一起了,由于在阴极筒形成过程中,钽粉紧压在上压模杆的周围,压制密度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这样压制结束后,要将上压模杆从阴极筒内顺利取出并保持所形成的阴极筒结构不被破坏,就变得十分的困难。并且如果取出时,若不是平行于上压模杆,很容易损坏阴极筒内壁的钽粉结构,造成产品报废。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全钽电解电容器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反向电压全钽电解电容器阴极筒脱模装置。
该耐反向电压全钽电解电容器阴极筒脱模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反向电压全钽电解电容器阴极筒脱模装置,包括上压模杆和阴极筒,上压模杆上端有插销,上压模杆的下端插入阴极筒;包括底座、脱模压架、脱模片A和脱模片B;其中底座有两块,通过底部横梁连接形成U型;脱模压架呈U型;脱模片A和脱模片B中间有孔并且套在上压模杆上,脱模片A和脱模片B可以在上压模杆上随意转动或沿上压模杆的轴心线的方向上下移动,同时脱模片A平放在两块底座顶部,脱模片B通过旋转下滑到上压模杆与阴极筒的交接处,脱模压架可以下压脱模片B使阴极筒从上压模杆中脱离出来
在阴极筒的正下方的底部横梁还安装有环形缓冲部,其外直径大于阴极筒,内直径小于阴极筒,并且阴极筒有一部分插入环形缓冲部中。
所述的两块的底座的顶部有卡槽A,脱模片A的两端放在卡槽A中。
所述的脱模压架U型的两脚端面上有卡槽B,其宽度大于脱模片B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在阴极筒脱模时,可以完全保证用力的方向是沿着上压模杆中心线的方向,避免了侧应力的作用阴极筒和上压模杆,保证了阴极筒内部被模压成型的钽粉不被侧应力的作用而损坏;
同时由于脱模片B施加的推力和阴极筒重力的双重作用,会有很大冲击力冲击到工作台面,阴极筒内部的钽粉由于才模压成型,如果受到较强的冲击力,会使部分钽粉从阴极筒中脱落,造成该产品的报废;在本技术中,将阴极筒放置一个环形缓冲部中,可以防止阴极筒在脱落后,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而损坏,有效地保护了阴极筒。
同时在本发明中在底座的底部设置卡槽A和脱模压架U型的两脚端面上有卡槽B,可以更好的固定脱模片A或脱模片B,保证操作过程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底部横梁,12-卡槽A,13-环形缓冲部,2-脱模压架,21-卡槽B,31-脱模片A,32-脱模片B,4-上压模杆,41-插销,5-阴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航聚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航聚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器电极基材稳定碾压装置
- 下一篇:微波炉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