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327.X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面显示的手持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显示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显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功能多方位的显示需求日益被重视,而市场中多方位的显示尚不多见。在这种情况下,手机除正面外的其他部位没有被完全的利用,实在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多面显示的手持电子设备。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主板,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将所述主板包围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位置设有透明视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环绕所述主板一周,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段、中间段及下段,所述透明视窗开设在所述中间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通过螺丝与所述下段相固定连接,或主板与所述下段之间为插拔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段具有正面、背面及外底面,其中所述外底面上开设有麦克风孔,及数据、电源接口,所述正面设有导航键孔,所述背面设有扬声器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段具有正面、背面、两个侧面及外顶面,其中所述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音量加孔和音量减孔,所述正面上开设有听筒孔,所述背面开设有摄像头孔及闪光灯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段具有正面、背面、两个侧面及外顶面,其中外顶面开设有供所述主板插入外壳中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沿纵向设有接口集中部及芯片部,所述接口集中部的横向尺寸大于芯片部的横向尺寸,接口集中部与芯片部过渡的部分设置有柔性的楔形结构,所述下段中设有卡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卡槽,另一端限位于所述柔性的楔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口集中部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匹配的顶部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盖板上开设有电源键孔及用户识别卡槽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盖板上还开设有耳机插孔。
上述手持电子设备,外壳内部设置有将所述主板包围的柔性显示面板,外壳上对应设置透明视窗,从而实现多面或环形或球面显示,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的表面,提升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至图5依次为手持设备的外壳的左侧面、正面、右侧面及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手持设备的外壳的底部的仰视图;
图7为手持设备的外壳的底部的俯视图;
图8至图10分别为主板的正视图、侧视图及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部的柔性显示面板12和主板13。柔性显示面板12环绕主板13设置,构成四面360度显示。对应地,外壳11上设有环形的透明视窗。下面进一步详细介绍。
外壳11分为上段、中间段及下段,其中中间段上开设有环形的透明视窗28。上段及下段则设有丰富的设备接口开孔以与主板13上的硬件接口相对应。上段、中间段及下段组合后形成的外壳11仅顶部设置开口,用于主板13插入组装,当然,外壳110也可以顶部和底部都设置开口,以方便器件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