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和具有该冷却液储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77968.3 | 申请日: | 2014-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礼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51608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冷却液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还涉及具有所述冷却液储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辆需要在前舱内设置储存PTC冷却液的液壶和储存散热器冷却液的液壶。设置两个液壶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影响前舱其他零部件的布置,而且需要开发两套模具,增加了单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通过利用所述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可以降低单车的制造成本,使车辆的前舱内的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加液口、PTC冷却液出口、PTC冷却液进口、散热器冷却液出口和散热器冷却液进口;和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PTC冷却液腔和散热器冷却液腔,其中所述PTC冷却液腔与所述加液口、所述PTC冷却液出口和所述PTC冷却液进口连通,所述散热器冷却液腔与所述散热器冷却液出口和所述散热器冷却液进口连通。
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从而可以降低单车的制造成本,使车辆的前舱内的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PTC冷却液进口位于所述PTC冷却液出口的上方,所述散热器冷却液进口位于所述散热器冷却液出口的上方。
所述PTC冷却液进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沿的上方。
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且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间隔开,所述隔板的左侧沿与所述容纳腔的左侧壁相连,所述隔板的右侧沿与所述容纳腔的右侧壁相连。
所述隔板为PP板。
所述隔板内设有中空腔。
所述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进一步包括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座设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进一步包括圆柱状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端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具有前舱;和冷却液储壶,所述冷却液储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所述冷却液储壶设在所述前舱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1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10包括本体101和隔板102。
本体101内具有容纳腔1011,本体101上设有与容纳腔1011连通的加液口1012、PTC冷却液出口1013、PTC冷却液进口1014、散热器冷却液出口1015和散热器冷却液进口1016。隔板102设在容纳腔1011内且将容纳腔1011分隔为PTC冷却液腔10111和散热器冷却液腔10112。其中,PTC冷却液腔10111与加液口1012、PTC冷却液出口1013和PTC冷却液进口1014连通,散热器冷却液腔10112与散热器冷却液出口1015和散热器冷却液进口1016连通。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10具有两个子腔室(PTC冷却液腔10111和散热器冷却液腔101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冷却液储壶10将PTC冷却液储壶和散热器冷却液储壶集成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LNG气瓶框架及其副梁
- 下一篇:电池仓升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