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浆脱水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7864.2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前;朱瑞昶;汪锡亮;刘勇;马莹;宋厚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浆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脱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浆脱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建设,由此产生的建筑泥浆数量极其巨大。钻桩泥浆是较难处理的一类泥浆,钻桩泥浆是较难处理的一类泥浆,钻桩泥浆由于为提高护壁效果而加入了如:CMC、PAM、KCl、铁铬盐、木质素黄酸盐、膨润土、石膏、纯碱、煤碱剂等等物质的组合,形成分散度极高的悬浮胶体,因而脱水难度极大。一般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物理沉淀后外运,外运费较用大,同时渣土填埋点很不愿意接收建筑泥浆。因此,建筑泥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减量化,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般常用的脱水设备无法解决其快速脱水问题,且压滤水直接排放到现场,造成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建筑泥浆不但处理成本高,浪费水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时甚至因此导致建筑工程停工或行政处罚。
如专利号为CN202358996U的《移动式废弃泥浆脱水处理设备》,该专利主要是将搅拌贮存装置和压滤装置利用管线连接起来组合成一体化脱水设备,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但是对于泥浆脱水后产生浓水没有进行处理,如果直接排入市政管道将会造成管道堵塞,进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如专利号为CN103524015的《一种泥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是利用固化剂(聚丙烯酰胺2%-3%、聚合氯化铝7%-8%、氧化钙20%-28%、四氧化三铁8%-15%)与泥浆掺和,使泥浆絮凝固化,以增加水循环使用率,提高泥浆脱水性,使泥浆固液分离,加快固体沉降,提高滤液清澈度。由于泥浆固化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学药剂,无形中增加了泥浆处理的成本,同时,也未提及泥浆固化后的滤液如何处理处置。
经查阅,目前泥浆脱水处理工艺仅为泥浆脱水和泥浆固化,处理效果不理想,且对泥浆处理后的出水均未做进一步处理和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脱水设备无法快速脱水,且压滤水直接排放到现场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泥浆脱水回用设备,该设备可快速对泥浆进行脱水,并对压滤水进行处理回收利用,防止泥浆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整个设备集成化设计,集中布置在移动集装箱内,根据建筑工地的位置,随时移动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浆脱水回用装置,包括电控柜以及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脱水系统和水处理回用系统,预处理系统、脱水系统和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电缆均与电控柜连接,预处理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渣浆泵一、砂石分离器和渣浆泵二,脱水系统具有冲洗泵和脱水设备,水处理回用系统具有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反应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清水池,反应池还连接有PAM加药装置,生物处理池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有消毒装置。
所述的调节池的出水通过提升泵连接到反应池。
所述的生物处理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好氧池连接有一个风机,通过风机吹空气进入好氧池。
所述的好氧池后连接有一个澄清池,澄清池与消毒装置相连,澄清池的出水通过加压泵连通到多介质过滤器。
所述的砂石分离器、PAM加药装置和脱水设备底部均设有底座,通过底座固定在移动集装厢内,所述的渣浆泵一、渣浆泵二和冲洗泵通过槽钢支架固定在移动集装厢内,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一个箱体集成为一体直接安放在移动集装厢内,电控柜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固定在移动集装厢内。即所有设备几种布置在移动集装箱内,方便随时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可移动性:该设备采用集装箱一体化成套,运输方便,占地节省,操作简单。针对建筑工地周期性和移动性的特点,节省人力和物力,使用安全,操作方便,达到环境整洁。
2.具有全自动控制、连续作业性:该装置所有设备全部安装在运输车车厢上组合为车载一体装置。
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建筑泥浆经过泥浆脱水回用装置处理后,出水可回用于施工现场做生产用水,节约水资源;砂石可作用资源重新利用,泥饼可作为回填土方使用。
4、减量化:建筑泥浆经过处理后,含水率从61%降低到27%左右,污泥体积减量率为47%,达到了减量化的目标。
5、处理成本低:由于该装置通过集成化设计,用电负荷得到大大降低,且本装置为自动化运行,无操作人员,无人员成本,所以本装置的综合处理成本较同行业低很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
- 下一篇:工业铅酸蓄电池反封封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