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7619.1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商德勇;邹殿龙;范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采煤 机截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械,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
背景技术
在采煤行业中,采煤工作面需要使用大量的采煤机械来完成截割工作。现有的采煤工作面截割设备的打孔或截割部分结构单一,因此导致采煤工作的慢速且低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以便提高采煤作业的截割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所述刀盘包括:刀盘本体、平置滚刀、斜置滚刀和侧滚刀,所述平置滚刀布置于所述刀盘本体的截割端面上,所述斜置滚刀布置于所述刀盘本体的截割端面的边缘处,所述侧滚刀布置于所述刀盘本体的侧面,所述侧滚刀为盘型滚刀。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刀盘本体的截割端面的边缘处的同一圆周上布置有多个所述斜置滚刀。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刀盘本体的截割端面的同一圆周上布置有多个所述平置滚刀。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刀盘本体的侧面布置有多个所述盘型滚刀。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切削能力强、工作速度快,能解决现有截割刀盘工作速度慢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决非旨在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采煤机截割装置的刀盘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切削刀盘包括:刀盘本体111、平置滚刀112、斜置滚刀113和侧滚刀114。所述平置滚刀112布置于所述刀盘本体111的截割端面上,所述斜置滚刀113布置于所述刀盘本体111的截割端面的边缘处,所述侧滚刀114布置于所述刀盘本体111的侧面。所述侧滚刀114为盘型滚刀。由于侧滚刀114采用盘型滚刀,因此能提高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截割效率。
具体操作时,所述平置滚刀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平置滚刀112沿着所述刀盘本体111的径向布置(即按照一定的刀间距布置)。或者,所述刀盘本体111的截割端面的同一圆周上布置有多个所述平置滚刀112中的至少两个,即在同一圆周上布置若干个。所述斜置滚刀113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斜置滚刀113位于不同的圆周上,可在同一圆周上布置111个所述斜置滚刀113。所述侧滚刀114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侧滚刀114间隔开一定间距,即按照一定的刀间距布置。或者,所述刀盘本体111的侧面的同一圆周上布置有多个所述侧滚刀114中的至少两个,即在同一圆周上布置若干个所述侧滚刀114。所述平置滚刀112可以为牙滚刀、球齿滚刀、牙轮、刮刀和盘型滚刀中的一种。所述斜置滚刀113可以为牙滚刀、球齿滚刀、牙轮、刮刀和盘型滚刀中的一种。
优选地,考虑到斜置滚刀处于刀盘的边缘处,线速度较大,为保证线速度大的滚刀的使用寿命与其他滚刀一致,在线速度大的圆面上同时布置若干把滚刀,即所述刀盘本体111的截割端面的边缘处的同一圆周上布置有多个所述斜置滚刀113中的至少两个,即在同一圆周处布置若干个所述斜置滚刀113,以便于滚刀的同时更换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通过刀盘截割端面上布置若干把平置滚刀,刀盘截割端面的边缘处布置若干把斜置滚刀,刀盘侧面上布置若干把侧滚刀,上述刀盘上的刀具可以全部采用盘型滚刀,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侧滚刀为牙滚刀的情况而言,侧滚刀采用盘型滚刀能提高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截割效率,同时使各个滚刀的使用寿命相近,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牙滚刀采用上下交错的布置方式,下排牙滚刀的利用率低,使其不能与其他滚刀具有相近的使用寿命,不便于滚刀的同时更换与维护而言,具有明显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割装置可以与驱动装置(例如但不限于液压驱动装置、机电驱动装置和气动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上述驱动连接可以是通过轴或其他部件实现的,可以是通过焊接或装配方式实现的。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论述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格构钢筋混凝土反拱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