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相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77219.0 | 申请日: | 2014-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涛;孙建逊;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47/12;B24B37/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金相研磨装置,尤其适用于对电池极板腐蚀层进行研磨的金相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栅材料都是采用纯铅或铅钙合金,这些电池在循环用途,常常仅在50次循环之内,电池容量就迅速下降,这种现象起初被称作“无锑效应”;但后来被却认为是“早期容量损失(PCL)”。研究表明,由于板栅没有足够的锑,从而使得在板栅活性物质界面上形成了导电不良的PbSO4/α-PbO层;虽然现在阀控式电池用的板栅材料都有添加Sn来提高板栅与活性物质界面的导电性,但还不能完全消除些PCL现象;所以为了进一步消除PCL现象及研究其机理,是非常有意义的;而通过在微观角度下观察极板的腐蚀层的金相组织结构,研究其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消除PCL现象(电池性能影响)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目前的金相样品制备过程中的研磨设备通常包括研磨轮,在实际研磨过程中其通常是依靠操作者手持样品在磨抛机上研磨的;即操作者手持样品,并将样品抵靠在研磨轮上研磨。目前研磨设备的这种研磨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研磨过程中样品抵靠在研磨轮上的压力难以控制,而在电池极板腐蚀层金相样品制备中,压力过大极板的活物质(腐蚀层)容易脱落,压力过小研磨效果不佳,影响金相组织的显示(金相组织显示不清晰)。另一方面,手持样品磨抛每一步得到的研磨面的划痕方向难以保持沿着同一个方向,同样会影响金相组织的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研磨设备在采用操作者手持样品进行研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影响样品金相组织的显示,尤其在电池极板腐蚀层金相样品制备中,对样品金相组织显示的影响更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研磨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研磨效率,而且研磨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稳定,每一步研磨得到的研磨面的划痕方向保持沿着同一个方向,研磨效果佳,有利于得到显示清晰的金相组织的金相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相研磨装置,包括机架,可转动设置在上的研磨轮,用于驱动研磨轮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的竖直导柱,可沿竖直导柱升降的升降平台,用于驱动升降平台上、下往复移动的自动升降执行装置,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水平导杆,可沿水平导杆移动的极板安装装置及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用于驱动极板安装装置沿水平导杆移动的平移装置;
所述极板安装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限位套,可沿限位套滑动的插设在限位套内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一端的限位挡块及设置在支撑杆另一端的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的表面中部设有连接轴套,支撑杆的一端部延伸至连接轴套内,且支撑杆与连接轴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套外侧面上设有四个周向均布的外限位通孔,支撑杆表面上设有一个内限位孔,所述外限位通孔内可取出的插设有限位杆,且该限位杆可插入内限位孔内;所述支撑杆与水平导杆相平行,支撑杆上、位于连接轴套与限位套之间套设有可使限位挡块抵靠在限位套上的预紧压缩弹簧;所述竖直支撑板朝向研磨轮,且竖直支撑板与研磨轮的转轴相平行。
本方案的金相研磨装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研磨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研磨效率,而且研磨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稳定,尤其适用于电池极板腐蚀层金相样品研磨制备,并且每一步研磨得到的研磨面的划痕方向保持沿着同一个方向,研磨效果佳,有利于得到显示清晰的金相组织。
作为优选,自动升降执行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竖直齿条,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轴,第一从动轴及第二从动轴,同轴设置在水平驱动轴上的正向驱动齿轮与反向驱动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一换向齿轮及第二换向齿轮及设置在第二从动轴上的摆动齿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轴旋转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轴,第一从动轴及第二从动轴水平设置,所述正向驱动齿轮与反向驱动齿轮均为扇形齿轮且错位布置,正向驱动齿轮与摆动齿轮间断性啮合,反向驱动齿轮与第一换向齿轮间断性啮合,第二换向齿轮与摆动齿轮相啮合,摆动齿轮与竖直齿条相啮合;并且在驱动轴带动正向驱动齿轮与反向驱动齿轮同向转动过程中,当正向驱动齿轮与摆动齿轮啮合时,反向驱动齿轮与第一换向齿轮脱离啮合;当反向驱动齿轮与第一换向齿轮啮合,正向驱动齿轮与摆动齿轮啮合脱离啮合。
本方案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只需要带动驱动轴同向转动,就可以实现电池极板样品不断的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实现研磨轮上的水砂纸对电池极板样品表面的研磨,这样不仅简化了控制操作,而且避免电机频繁正反转影响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