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旋钮连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7117.9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回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旋钮 连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一种蝶形旋钮连通器。
背景技术
该连通器主要供医疗单位做各种压力监测管路的连接,输液、输血、转向等等。尤其是在血管造影手术中,医生需要将生理盐水、造影剂等输注进人体,并根据手术实际的需要转换所输注的药液。该连通器多个管路和旋钮的结构就能满足这种需求。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连通器上安装的旋钮通常为单柄。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旋钮上的单柄进行旋转以便达到控制液体流向的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由于连通器本身尺寸有限,旋钮的尺寸也不会很大,但在手术中需要反复的旋转旋钮。然而由于医生手指个体的差异,对旋钮手柄的尺寸要求也不同,因此市场上大多数连通器的设计会增加医生的手术时手指疼痛感和疲劳度,严重时旋转旋钮可能会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影响了医生手术时候的准确度,增加了手术潜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连通器旋钮尺寸的设计缺陷问题,而使医生在手术中反复旋转旋钮产生手指疼痛感和疲劳度,进而增加手术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蝶形旋钮连通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蝶形旋钮连通器,包括有连通器主体(10)、蝶形旋钮(15)、可旋转公鲁尔接头(20),所述连通器主体为一次注塑成型,包括长板(101),母鲁尔接头(102)及液体通道(103),所述母鲁尔接头(102)包括但是不限于一个;所述蝶形旋钮(15)装配在所述连通器主体(10)上,其与母鲁尔接头(102)一一对应,并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控制液体流向;所述所述公鲁尔接头(20)粘接在所述连通器主体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蝶形旋钮设计为双柄,这样在设计上就增加了旋钮的外径,相对于市场上单柄旋钮来说,医生操作时不容易出现手指打滑现象,且能适应更多的不同手指大小差异的医生。
其次,将原本单柄旋钮改为蝶形旋钮还有一处优势在于,医生在使用单柄旋钮时,会用手指捏住单柄的两侧,而改进后的旋钮有双柄,等于将原本的一个着力点改为两个着力点,分散了力,在旋转旋钮时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蝶形连通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蝶形旋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图2可知,本使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蝶形旋钮连通器,包括有连通器主体(10)、蝶形旋钮(15)、可旋转公鲁尔接头(20),所述连通器主体为一次注塑成型,包括长板(101),母鲁尔接头(102)及液体通道(103),所述母鲁尔接头(102)包括但是不限于一个;所述蝶形旋钮(15)装配在所述连通器主体(10)上,其与母鲁尔接头(102)一一对应,并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控制液体流向;所述所述公鲁尔接头(20)粘接在所述连通器主体一端。
在使用时,医生只需要分别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蝶形旋钮的双柄旋转即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大的降低了医生操作时候的手指疼痛感而且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昕力医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