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6763.3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郝伟;单学永;宋兆智;赵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33 | 分类号: | F16L11/133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61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海上 漂浮 输油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输油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大量需求使得近海石油勘探和开发已成必然趋势。对于海上石油开采使用的专用设备上,油轮和输油平台之间连接的输油管线—海上漂浮输油胶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产品,是FPSO(浮式储油轮)上原油外输的唯一通道。中国专利号为201210011950.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海上输油漂浮软管,构成该软管的结构包括:带有短节的法兰连接盘和由橡胶内衬层、间隔设置的加强层和中胶层、钢丝缠绕层和所填充的橡胶层、加强层、橡胶外层和夹于所述橡胶外层间的漂浮材料层构成的管体构成。但该软管为单体结构,无论怎样采取防腐措施,会由海水的极强腐蚀性能以及输油管的高压输油特性,极易造成管体的破裂致使原油泄漏,对脆弱的海洋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合理、能够防止原油泄漏和使用寿命长的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包括管体和设置于其两端的带有短节的法兰连接盘,所述的短节插入所述管体中与其内壁固定粘合连接;所述的管体由输油主管体、副管体和夹于两者间的储油层构成;其中
所述输油主管体的结构包括:在所述的短节之间连接的橡胶内衬层,在该橡胶内衬层外依次设置有2—4层间隔设置的加强层和中胶层、钢丝缠绕层和所填充的橡胶层、加强层、橡胶外层;
所述副管体的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短节之间的橡胶衬层,在该橡胶衬层外依次设置的副加强层和副中胶层、副钢丝缠绕层和所填充的副橡胶内层、副橡胶外层和夹于所述副橡胶外层间的漂浮材料层构成;
所述的储油层包含有浸油膨胀的天然橡胶材料。
构成上述一种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的附加技术特征包括:
——构成所述副管体的副橡胶外层间夹有漂浮材料层;
——所述的储油层由缠绕有天然橡胶层的半闭合泡沫构成;
——所述的管体与所述法兰连接盘短节的连接段的轴向剖面呈楔形结构,其楔形变型处由所述法兰连接盘短节的端部开始;
——所述呈楔形结构的连接段中设置有筒体衬胶,该筒体衬胶和所述的橡胶内衬层直接与所述的法兰连接盘短节固定粘合连接;在所述的法兰连接盘短节上由法兰连接盘端向所述管体内依次设置有钢丝缠绕层起始端和终止端的钢丝缠绕环、筋骨圈、与筋骨圈相间设置的短节缠绕钢丝环;
——所述的筋骨圈为2—5个,并设置在所述的筒体衬胶中;
——在所述的短节缠绕钢丝环为2—5个,并直接固定于短节上;
——所述的钢丝缠绕圈为3—6圈,并设置在所述的筒体衬胶中;
——在所述的副橡胶外层中复合有加强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构成该软管的结构由管体、副管体和夹于两者间的储油层构成,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输油软管发生石油泄漏造成重大海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而且由于构成该软管的储油层为油浸即膨胀的天然橡胶材料构成,当构成软管的内管体发生漏油时,能够对所漏的石油进行吸收并发生膨胀,加快了漏油处管体的膨胀增大和漂浮,起到了报警作用;其二,由于夹于主管体和副管体间的储油层由缠绕有天然橡胶层的半闭合泡沫构成,因此起到了管体的漂浮作用,更有利于软管管体的使用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述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对双管体海上漂浮输油软管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6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船只用锌合金接头
- 下一篇:刚性波纹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