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泡剂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6762.9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初阳;韦华;诸爱东;高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红宝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剂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工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剂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热固性泡沫中残留发泡剂的种类和含量。
背景技术
随着热固性泡沫塑料产品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在该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发泡剂基本残留在泡沫的闭孔空腔中。另一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不受破坏,各国政府禁止使用氟里昂等发泡剂,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检测装置和方法,因而不能对泡沫中残留发泡剂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便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热固性泡沫中残留的发泡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清洗方便、操作可靠性好、气密性优良的发泡剂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热固性泡沫中残留发泡剂的种类和含量,尤其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酚醛泡沫中残留发泡剂的种类和含量的分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泡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泡罐、加热装置和气相色谱仪,所述破泡罐设在加热装置内;所述破泡罐包括金属罐体、堵头、旋转杆、密封结构和压板;所述密封结构套在旋转杆的上方,密封结构可与旋转杆相对转动,旋转杆的下方伸入金属罐体内,其底部与压板连接;所述金属罐体的底部与堵头连接,其顶部与密封结构连接,金属罐体上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气相色谱仪管路连通。
金属罐体的底部与堵头螺纹连接,此处螺纹为左旋,能够保证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堵头不会松动。
为了易于拆卸、清洗方便,所述密封结构由内丝块、填料压盖和填料接头组成,内丝块、填料压盖和填料接头均套在旋转杆上,内丝块与旋转杆螺纹连接;所述内丝块的底部设有凹槽,填料压盖设在该凹槽内,填料接头的上方设在该凹槽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填料接头的底部设有凹槽,金属罐体的顶部设在该凹槽内并与其螺纹连接。 填料接头的上端有一填料压盖,填料接头上方的外螺纹处连接内丝块,通过拧紧内丝块对填料压盖进行施压,压实盛装填料接头中的密封填料层,保证此处的密封性良好。
为了增加气密性,所述金属罐体的顶部与填料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垫。
为了增加气密性,所述填料压盖和填料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层。
为了增加气密性,所述金属罐体与堵头之间设有密封垫。
金属罐体和堵头之间、金属罐体和填料接头之间,均有密封垫密封。密封垫可采用橡胶垫、四氟垫、密封圈等形式,破泡罐可承受0.5MPa以下的压力不泄漏。
工作时,通过旋转施压杆上端,施压杆上有螺纹的一段在内丝块中升降,使整个施压杆连同压板升降,对泡沫进行施压,使泡沫泡孔破裂,发泡剂释放,由加热装置对金属罐体进行加热,使发泡剂充分气化,并经由金属罐体的排气口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拆卸、清洗方便、操作可靠性好、气密性优良的优点;便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热固性泡沫中残留发泡剂的种类和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破泡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发泡剂检测装置,包括破泡罐1、加热装置4和气相色谱仪5,所述破泡罐1设在加热装置4内;所述破泡罐4包括金属罐体6、堵头7、旋转杆12、密封结构和压板8;所述密封结构套在旋转杆12的上方,密封结构可与旋转杆12相对转动,旋转杆12的下方伸入金属罐体6内,其底部与压板8连接;所述金属罐体6的底部与堵头7连接,其顶部与密封结构连接,金属罐体6上设有排气口e,该排气口e 通过连接阀2和连接管3(连接管可采用金属软管)与气相色谱仪5管路连通。
所述密封结构由内丝块11、填料压盖10和填料接头9组成,内丝块11、填料压盖10和填料接头9均套在旋转杆12上,内丝块11与旋转杆12螺纹连接;所述内丝块11的底部设有凹槽,填料压盖10设在该凹槽内,填料接头9的上方设在该凹槽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填料接头9的底部设有凹槽,金属罐体6的顶部设在该凹槽内并与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罐体6采用不锈钢制作,金属罐体6的顶部与填料接头9之间设有密封垫b,金属罐体6与堵头7之间设有密封垫a,填料压盖10和填料接头9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层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宝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红宝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6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振荡仪振荡装置
- 下一篇:PCCP钢丝断丝检测的收发探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