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木材加工中心真空吸附精密控制系统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76001.3 | 申请日: | 2014-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陶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南兴家具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C5/02 | 分类号: | B27C5/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木材 加工 中心 真空 吸附 精密 控制系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中心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重型木材加工中心真空吸附精密控制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制造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控加工中心开始普及,相应的传统的机床夹具,对普通的加工要求还是能满足的,但是对制造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台机床需要加工的工件种类范围越来越大,真空吸附原理已广泛运用到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雕刻机中。在铣削加工时采用真空吸附系统装夹实现了快速装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于高速复合加工中心可加工工件的材料和规格多种多样(如:实木、夹板、纤维板、高压板、塑胶板、复合板、轻金属板等)它们的密度和透气性大不相同,对工件是否吸附紧固,在切削中是否容易松脱,也会造成工件报废。传统的真空吸附工作台加工中心一般采用固定压力值或可调量程范围小压力开关,不能实现频繁对真空系统进行预设操作和监控和压力值精确整定等。这样会极大的影响了加工效果和威胁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木材加工中心真空吸附精密控制系统结构,其有效解决现有之真空吸附工作台加工中心不能实现频繁对真空系统进行预设操作和监控和压力值精确整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重型木材加工中心真空吸附精密控制系统结构,包括有真空泵、真空罐、真空开关阀、工作台以及用于对工作台的真空区域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装置;该真空泵连接真空罐,该真空罐连接真空开关阀的一端,该真空开关阀的另一端连接工作台,压力检测装置连接真空开关阀和工作台之间的管路,且该真空开关阀连接机床控制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泵与真空罐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泵为两个,两个真空泵均与真空罐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真空泵与真空罐之间均设置有一过滤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泵为旋叶式真空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具有多个真空区域,每一真空区域均连接有一前述真空开关阀,每一真空开关阀均与真空罐和机床控制系统连接,每一真空区域与对应的真空开关阀之间的管路上均连接有一前述压力检测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为多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精密可调式压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利用压力检测装置对工作台的真空区域压力进行检测,在加工过程中若出现真空泄露,机床会马上停止运行并发出警报,由此通过可预设和检测吸附真空压力实时对机床的运功控制,提高了待加工产品合格率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真空泵 20、真空罐
30、真空开关阀 40、工作台
41、真空区域 50、压力检测装置
60、过滤器 70、机床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真空泵10、真空罐20、真空开关阀30、工作台40以及用于对工作台40的真空区域41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装置50。
该真空泵10连接真空罐20,该真空泵10与真空罐2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60,在本实施例中,该真空泵10为两个,两个真空泵10均与真空罐20连接,每一真空泵10与真空罐20之间均设置有一过滤器6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真空泵10为旋叶式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南兴家具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南兴家具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6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