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手握的折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5506.8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雨 |
主分类号: | A45B27/00 | 分类号: | A4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5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折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扇,具体是方便手握的折扇。
背景技术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折扇最早起源于中国,其原始功能在于扇风纳凉,后来演变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表现诗画美境。
折扇之所以可以撒开和收聚,是由于扇轴穿过扇骨,扇轴之前的扇骨为长端,用来形成扇面,扇轴之后的扇骨为短端,扇骨绕轴转动。人们手握扇的后端,通过手指的拨动和甩动,使折扇开合。
然而由于折扇后端较小,操作时不方便。另外扇骨的短端在手心摩擦,感觉并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折扇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手握的折扇。
方便手握的折扇,包括扇骨和扇轴,扇轴穿过扇骨,扇轴之前的扇骨为长端,用来形成扇面,扇轴之后的扇骨为短端,其还包括扇握,所述扇握设置通孔,通孔之后设置内部空间,该空间用于容纳完全张开的扇骨短端,通孔之前为开口,该开口的最小深度以满足扇骨完全张开为限,扇轴穿过扇握的通孔将扇握与扇骨串在一起。
所述扇握的上下两面为平面或曲面。
优选地,扇握的上下两面还设置凹痕,便于与手指贴合。
为了避免扇轴突出扎手,扇握的上下两面用于设置通孔的区域为下沉或凹陷。该区域下沉或凹陷,使扇轴两端低于上下两面。
扇握的平面投影对应的是扇握的外形。扇握的外形多种多样,可以是任何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是:扇握的平面投影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者为不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扇握包住了折扇后端,手握更加舒适、牢固,而且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手握的折扇展开的形状图。
图2是扇握立式侧视图。
图3是图2的中线剖视左视图。
图中所示标记指代为:扇握1,扇轴2,扇骨3,扇面4,凹陷区域5,开口限位台6,通孔7,开口8,内部空间9。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方便手握的折扇,包括扇骨3和扇轴2,扇握1。扇握1设置通孔7,通孔7之后设置内部空间9,该空间用于容纳完全张开的扇骨3的短端,通孔7之前为开口8,开口8的最小深度以满足扇骨3完全张开为限,扇轴2穿过扇握1的通孔7将扇握1与扇骨3串在一起。
扇握1的上下两面为平面或曲面。
扇握1的上下两面用于设置通孔7的区域为凹陷区域5。
扇握1的平面投影形状为椭圆形。
韧纸或绫绢粘在扇骨3的前端形成扇面4。
开口8的深度是口边缘到开口限位台6的距离,这个距离必须满足扇骨3完全张开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雨,未经巢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5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