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集成动态电力电容补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74818.7 | 申请日: | 2014-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0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集成 动态 电力 电容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开关一般为交流接触器,该类型的投切开关具有如下缺点:
1、响应时间慢,从控制器发出动作命令到开关结点闭合或断开需要几百毫秒。
2、为了降低电力电容器投入是的涌流,一般在电容器切除后,经过一个较长的延时,一般为2~3分钟让电力电容器自然放电,在电容器的直流电压降至50V以下时在对电力电容器进行投入控制,这样就造成了电容器切除后到再次投入的延时。
3、投入涌流较大,因为接触器的三相开关是同时闭合,难以做到在电压过零点进行闭合,故投入涌流较大,影响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问题,该类型的电力电容器投切开关使用与负载变化不大的现场来做无功补偿,如果针对负载变化较快的场合,如大功率电焊机,电焊机等场合,就难以实现理想的无功补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无法适用于负载变化快的场合、补偿效果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适用于负载变化快的场合、补偿效果较好的智能集成动态电力电容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集成动态电力电容补偿装置,包括呈角接关系的三组电容器投切支路,所述电容器投切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大功率可控硅、电抗器和电容,所述补偿装置还包括过零信号采集单元和可控硅触发单元,所述大功率可控硅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零信号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大功率可控硅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触发单元连接,所述过零信号采集单元与用于当检测到过零信号时向所述可控硅触发单元发送触发指令的智能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可控硅触发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大功率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响应速度快,采用可控硅两端电压等电位投入的原则,响应时间下于10ms;2、电容器切除后不需要等待电力电容器放电,随时可再次投入;3、投入因为在可控硅两端电势相等的点进行投入,投入时涌流小,切除时在电流过零点自然关断,在电流过零点切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集成动态电力电容补偿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智能集成动态电力电容补偿装置,包括呈角接关系的三组电容器投切支路,所述电容器投切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大功率可控硅、电抗器和电容,所述补偿装置还包括过零信号采集单元和可控硅触发单元,所述大功率可控硅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零信号采集单元连接,所述大功率可控硅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触发单元连接,所述过零信号采集单元与用于当检测到过零信号时向所述可控硅触发单元发送触发指令的智能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可控硅触发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大功率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设有外控信号端,与外控信号采集器连接。
本实施例采用大功率可控硅作为电力电容器的投切开关,同时在该类用电场合一般为电焊机点焊机较多,电网中5次以上(含5次)谐波为主且较高,故在电容器的回路串联电抗率为7%的电抗器来抑制谐波,确保电容器在该频谱的谐波下,不会对谐波电流放大,以保护电容器和投切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4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