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74303.7 | 申请日: | 2014-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王永进;纪娟;邓宏;林树笋;王剑;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遗址 博物馆 氧化物 实时 监测 装置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能源单元、氮氧化物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转换装置以及通讯单元;所述氮氧化物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数据转换装置接入通讯单元;所述能源单元与数据转换装置、氮氧化物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和/或通讯单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氮氧化物传感器探头以及与氮氧化物传感器探头相连的传感器主机;所述氮氧化物传感器探头通过传感器主机接入数据转换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传感器探头是进口的氮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探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探头的监测范围是0~1ppm;所述氮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探头的分辨率是1ppb;所述氮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探头的精度是0~0.2ppm或0.2~1pp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装置包括由传感器探头输出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电阻、由四个隧道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控制芯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有源电源输入端、三极管以及无线通讯单元所需的第一电平输出端和第二电平输出端;所述由传感器探头输出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一电阻以及由四个隧道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并联后分别接入由传感器探头输出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由四个隧道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接地;所述有源电源输入端与第二电阻串联后与由传感器探头输出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并联;所述由传感器探头输出的第一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无线通讯单元所需的第一电平输出端和第二电平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有源电源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与无线通讯单元所需的第一电平输出端相串联;所述有源电源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以及第七电阻与无线通讯单元所需的第二电平输出端相串联;所述有源电源输入端接入三极管的源极;所述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与无线通讯单元所需的第二电平输出端相串联;所述三极管的漏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隧道二极管构成的二极管组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隧道二极管、第二隧道二极管、第三隧道二极管以及第四隧道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是无线通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遗址博物馆氮氧化物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采用的通讯频段是433MHz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43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评估的便携式水环境监测装置
- 下一篇:检测SF6分解产物的色谱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