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件整形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1182.0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16 | 分类号: | B29C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整形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件整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件整形工装。
背景技术
注塑件由其自身特点,在使用和放置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变形后的注塑件需要整形,使其恢复原来形状。目前,注塑件整形过程中,主要通过人眼观察注塑件,来判断整形是否满足要求,即是否停止整形。由于人眼观察,较易出现偏差,整形后的注塑件仍不合格,需要二次整形,导致整形作业的强度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减少注塑件二次整形,以降低整形作业强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件整形工装,减少注塑件二次整形,以降低整形作业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件整形工装,包括:
用于放置注塑件的工作平台;
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的控制板;
驱动所述控制板移动且向所述控制板施加压力的驱动部件,所述压力垂直于所述控制板;
与所述控制板相连且检测所述控制板被施加的所述压力的压力表。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工作平台相连,且供所述控制板复位的复位弹性件。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用于放置注塑件的平台本体,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侧板;
所述复位弹性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段、第二弹性段和第三弹性段,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第二弹性段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三弹性段平行,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三弹性段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段的两端相连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段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第三弹性段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中,所述第一弹性段垂直于所述第二弹性段。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中,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上且垂直于所述平台本体的支板,所述第一弹性段贯穿所述支板。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板顶端的连接板,所述第三弹性段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控制板相连,且所述第三弹性段贯穿所述连接板。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中,所述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分板、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关于所述第二分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均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第三弹性段贯穿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三分板。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中,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二分板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中,所述复位弹性件的数目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上述注塑件整形工装,还包括:记录时间的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的使用方法为:将注塑件放置在工作平台上,启动驱动部件,控制板下移,直至控制板与注塑件接触,驱动部件向控制板施加压力,压力表显示驱动部件对控制板施加的压力值,压力通过控制板传递给注塑件,工作人员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来判断注塑件是否整形合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通过驱动部件驱动控制板移动以及对控制板施加压力,来对注塑件进行整形,同时,采用压力表检测控制板被施加的压力,则能够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来判断注塑件是否整形合格,较现有技术采用人眼观察进行判断相比,有效减少了注塑件二次整形,从而降低了整形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件整形工装中复位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图5中:
1为工作平台、11为平台本体、12为支板、13为侧板、2为控制板、3为连接板、31为第一分板、32为第二分板、33为第三分板、4为复位弹性件、41为第一弹性段、42为第二弹性段、43为第三弹性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1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劳保手套自动化加工机械
- 下一篇:压缩空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