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暖风机接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1172.7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暖风机 接收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智能暖风机接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遥控技术是红外技术、红外通讯技术和遥控技术的结合。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由于红外线在频谱上位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红外遥控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家电和其他电子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追求是使用更方便、更具智能化,红外遥控技术正是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稳定可靠的红外遥感智能暖风机接收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暖风机接收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显示模块、变压器T、整流桥Q、继电器J1和三极管VT1,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一端分别连接风机M、继电器J1触点、继电器J2触点和220V交流电,220V交流电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0、电阻R4和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电阻R0连接继电器J2触点另一端,所述电阻R4连接继电器J1触点另一端,所述风机M连接双向可控硅VD的T1极,双向可控硅VD的G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4集电极,三极管VT4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4基极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基极连接二极管D5正极,二极管D5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3正极和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6和单片机U1引脚P0.0,所述二极管D3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6正极和电阻R6,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5和单片机U1引脚P0.1,所述二极管D4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4和单片机U1引脚P0.2,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另一端、电阻R16另一端和电源VCC,所述二极管D负极通过电阻R7连接三极管VT3基极,所述电阻R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1集电极、二极管D9负极、电容C5、二极管D10正极和电阻R2,三极管VT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6、二极管D7负极和继电器J1线圈,继电器J1线圈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二极管D7正极、二极管D8正极、继电器J2线圈和电容C4,二极管D8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和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2、二极管D10负极、电容C5、电阻R3、三极管VT3发射极和双向可控硅VD的T2极,电阻R3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9正极,所述单片机U1引脚P2.4连接二极管D11负极,二极管D11正极连接电阻R8,所述单片机U1引脚P2.5连接二极管D12负极,二极管D12正极连接电阻R9,所述单片机U1引脚P2.6分别连接二极管D13负极和二极管D14负极,二极管D13正极连接电阻R10,所述二极管D14正极连接电阻R11,所述单片机U1引脚P3.0连接二极管D15负极,二极管D15正极连接电阻R12,所述单片机U1引脚P3.1连接二极管D16负极,二极管D16正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R12另一端和电源VCC,所述单片机U1引脚X1分别连接电容C1和晶振Y,晶振Y1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1引脚X2和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和电阻R1并接地,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U1引脚RST、电容C3和按键开关S,按键开关S另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单片机U1引脚EA连接电源VCC,单片机U1还连接显示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VCC电压为5V。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U1型号为AT89C5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1~D16为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单片机U1,并通过对单片机外围电路的改进以及对软件算法的优化,使电路结构简单,功能稳定,不易受其他杂乱信号干扰,成本低廉且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暖风机接收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1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