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测量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0701.1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会钧;薛建阳;梁希;赵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汇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测量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感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测量仪表。
背景技术:
传统仪表一般都设有背光灯,可以方便抄表人抄录仪表数据。但是这些仪表的背光灯一般都是长亮模式或是手动操作模式,长亮模式下背光灯只有在抄表时起到作用,平时无需用到,增加了能耗;手动模式下,需要抄表员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测量仪表,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节能测量仪表,包括:数据传输单元、红外传感器、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LCD背光控制电路、光强度监测电路、LCD对比度调节电路、LCD显示输出单元、电信号采集处理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分别与LCD显示输出单元、电信号采集处理单元连接;所述LCD显示输出单元分别与LCD背光控制电路、LCD对比度调节电路连接,所述LCD背光控制电路与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与红外传感器连接,所述LCD对比度调节电路与光强度监测电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光强度监测电路检测环境光强度,结合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最大程度的减少LCD背光工作时间,降低功耗;利用LCD背光控制电路、LCD对比度调节电路,线性调节LCD背光灯亮度和LCD显示对比度,使LCD显示更适合人体视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CD背光控制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强度监测电路、LCD对比度调节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信号采集处理单元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数据传输单元电路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数据传输单元、2-红外传感器、3-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4-LCD背光控制电路、5-光强度监测电路、6-LCD对比度调节电路、7-LCD显示输出单元、8-电信号采集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6所示,节能测量仪表,包括:数据传输单元1、红外传感器2、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3、LCD背光控制电路4、光强度监测电路5、LCD对比度调节电路6、LCD显示输出单元7、电信号采集处理单元8;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分别与LCD显示输出单元7、电信号采集处理单元8连接;所述LCD显示输出单元7分别与LCD背光控制电路4、LCD对比度调节电路6连接,所述LCD背光控制电路4与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3连接,所述人体感应信号处理单元3与红外传感器2连接,所述LCD对比度调节电路6与光强度监测电路5连接。
在光线强度太小且有人抄表时,LCD背光控制电路4打开LCD背光,启动LCD显示输出单元7。在有人抄表但光线较好的情况下,仅启动LCD显示输出单元7,LCD背光关闭。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汇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汇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0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