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9946.2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权平;张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中斜顶 导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于斜顶顺畅顶出的结构,特别是一种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通常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一些特殊结构的注塑产品,在开模时需要顶出结构将成型产品顶出模型而使其脱离。由此注塑模具在制作时避免不了使用斜顶,而斜顶在成型生产时经常会遇到被烧死的现象。而斜顶烧死的原因都是斜顶与斜顶座滑动不顺所引起的。
业界做模具时一般采用在斜顶上做斜顶穿销或斜顶挂扣与斜顶座连接,但这两种做法都无法避免斜顶容易烧死的现象,因为穿销导致了斜顶销与斜顶座的横向摩擦,而斜顶挂扣也避免不了与斜顶座存在横向摩擦,二者均为滑动摩擦,因而由滑动摩擦造成的斜顶烧死现象导致产品脱模不良,模具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滚动摩擦的导滑方式代替滑动摩擦的导滑方式,保障斜顶顶出顺畅的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底部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顶针,所述下模内设置斜顶,所述顶针置于斜顶下方形成顶出或释放动作的驱动连接,所述斜顶的底部设置斜顶座,所述斜顶座内开通平向滑孔,所述斜顶的底部插伸入平向滑孔内,所述斜顶的底部铰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嵌入平向滑孔内,并轴承的周向滚面与平向滑孔的内壁形成滚动摩擦式接触。
本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中,上模、下模进行合模后,两者之间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下模中斜顶的数量为两根,并呈左右对称设置,由此顶针的数量也为两个,顶针与斜顶一一对应设置。轴承采用滚珠轴承,同时也是精密轴承,其表面的光滑度高。
在注塑、冷却工序完成后,需要进行分模,并进一步将产品由型腔中脱离出来,此时驱动顶板向上运动,同步带动两个顶针向上运动,两顶针的顶端同步对两斜顶进行抬升,因斜顶具有向外的倾斜角度,故在抬升过程中存在斜向外的行动趋势,在该趋势的驱动力作用下,斜顶底部的轴承相对于平向滑孔内壁发生滚动,从而通过滚动摩擦灵活辅助斜顶的斜向顶出动作,使倾斜的上升位移顺畅避免烧死现象。
在上述的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中,所述斜顶的底部穿有销轴,所述轴承套接在销轴上。销轴固定在斜顶的底部上,轴承可相对销轴转动,由此在斜顶做斜向顶出动作时,其既可以销轴为中心进行周向转动调位,又可通过轴承沿平向滑孔滚动进行水平位移。
在上述的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中,所述斜顶座的平向滑孔内填充润滑剂。利用润滑剂进一步增强轴承与平向滑孔之间滚动调位的灵活度,进而优化斜顶进行斜向顶出的顺畅程度。
在上述的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中,所述下模内设置导滑块,所述导滑块上开通斜向导槽,所述斜顶贯穿斜向导槽并与槽壁形成滑动式接触。该导滑块为铜块,铜块的耐磨性高,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导滑块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进而防止斜顶发生变形。
在上述的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中,所述下模内开设回针孔,所述回针孔的中段开设弹簧槽,所述回针孔内穿插可升降移动的回针,所述回针上套接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弹簧槽内,所述回针上环凸有压簧台阶,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顶靠弹簧槽的槽顶,其底端顶靠在压簧台阶上,所述回针的底部顶靠在上述顶板上。在斜顶上升进行顶出工序的过程中,顶板同步抬升回针,回针上的压簧台阶持续压缩复位弹簧;当斜顶完成顶出工序后,顶板带动顶针下降归位,因上升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故在顶板、顶针释放斜顶后,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力驱动两根斜顶下降返回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的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中,所述斜顶的顶部具有校位块,所述校位块由斜顶内侧突出并伸入模体的型腔中。在注塑过程中,校位块在型腔中接触产品,实现校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模具中斜顶的顶出导向结构在斜顶的底部增设轴承,使传统的滑动摩擦变更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阻力,进一步提升周向转动与平移调位的灵活度,使斜顶的顶出动作更加顺畅,有效防止了斜顶在模仁中烧掉及斜顶断裂等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9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