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9700.5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0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娟 |
主分类号: | B05C1/02 | 分类号: | B05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装置。
背景技术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职业活动中,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的影响会引起职业病,这些有害因素常常直接损害消化系统,或者由于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或者患者的情绪均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为明确属于哪种消化内科疾病,往往需要做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有CT、胃镜、结肠镜等检查。
在职业病临床中,尤其是消化内科上,胃管、鼻饲管等都是常用的插管,这些插管大多为硅胶管,为了便于插管,通常需要在硅胶管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传统的涂抹用具一般通过海绵或者纱布等用具来蘸取液体石蜡,然后多次沿硅胶管的外壁涂抹,操作麻烦、涂抹不均匀、费时费力、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现有的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在使用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1、现有的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不能对液体石蜡进行加热,在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插管检查,容易给病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2、现有的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需要一手手持涂管装置一手持插管,不方便操作。
3、现有的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涂管布大多不可更换,使用时间长涂抹效果不好,需要更换整个装置,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装置,它能够对液体石蜡进行加热,方便更换涂液绵,同时不需要手持本装置即可完成插管涂蜡工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进液口和负压装置,所述进液口和负压装置均与瓶体内腔连通,所述进液口上设置密封瓶塞,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一端设置连接管,所述气囊通过连接管与瓶体内腔连通,所述气囊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和连接管与瓶体连接处均设置单向阀,所述瓶体内设置中空的圆柱形通道,所述圆柱形通道上设置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瓶体内腔连通,所述圆柱形通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均通过螺纹与圆柱形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设置涂液绵,所述涂液绵与通道内壁紧密贴合,还包括设置在瓶体内腔里的加热装置和设置在瓶体外壁的吸盘,所述瓶体上设置电源插口,所述加热装置和电源插口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吸盘至少为两个。
所述瓶体上设置透明观察窗。
所述涂液绵与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可拆卸连接。
所述出液孔为多个,并均匀分布。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能够对液体石蜡进行加热,避免在冬天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插管检查,容易给病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2、通过设置的吸盘,能够将本装置固定在桌子上,在对胃管、鼻饲管等插管进行涂蜡时,不需要一手手持涂管装置一手持插管,使涂蜡过程更简单方便。
3、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固定圈,方便更换涂管布,节约成本。
4、瓶体上设置透明观察窗,一方面能够及时观察瓶体内液体石蜡剩余量以便及时加蜡,另一方面防止加热装置干烧,增加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单向阀;2、气囊;3、连接管;4、瓶体;5、吸盘;6、电源插口;7、透明观察窗;8、密封瓶塞;9、圆柱形通道;10、加热装置;11、出液孔;12、涂液绵;13、进液口;14、第一固定圈;15、第二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娟,未经张淑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9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