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车外圆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631.6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小强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31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车外圆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高精度车外圆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一个尺寸较小且带有方形底板的工件,不易对工件进行直接装夹,现有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仔细调整夹装加工,这样虽然可以把工件加工出来,但是这样的加工方法需要不停的重复装夹工件,操作繁琐,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低,产品的质量也不能保证,不适用批量生产。需要专用定位装置,才易保证工件的圆柱体外圆的精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一种高精度车外圆定位装置,设置方形凹槽实现精确定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加工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高精度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螺钉、第一开口槽、定位体、工件底板、工件柱体、第二开口槽、第二定位螺钉、夹持圆柱,所述的夹持圆柱一端固定连接定位体的左端面,所述的定位体的右端面制作方形凹槽,所述的定位体的两侧面分别制作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的中部分别制作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二定位螺钉分别拧在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的通孔内。
所述的工件底板固定连接工件柱体,所述的工件底板嵌入定位体的右端面的方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加工速度快,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设置方形凹槽实现精确定位,加工质量好。
(3)操作方便,适用于批量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件的主视图。
图中:第一定位螺钉1、第一开口槽2、定位体3、工件底板4、工件柱体5、第二开口槽6、第二定位螺钉7、夹持圆柱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车外圆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螺钉1、第一开口槽2、定位体3、工件底板4、工件柱体5、第二开口槽6、第二定位螺钉7、夹持圆柱8,所述的夹持圆柱8一端固定连接定位体3的左端面,所述的定位体3的右端面制作方形凹槽,所述的定位体3的两侧面分别制作第一开口槽2和第二开口槽6,所述的第一开口槽2和第二开口槽6的中部分别制作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定位螺钉1和第二定位螺钉7分别拧在第一开口槽2和第二开口槽6的通孔内。
所述的工件底板4固定连接工件柱体5,所述的工件底板4嵌入定位体3的右端面的方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根据加工尺寸较小且带有方形底板的工件的需要,将工件底板4嵌入定位体3的右端面的方形凹槽内,调节第一定位螺钉1和第二定位螺钉7进行定位和固定,将夹持圆柱8夹在车床的卡盘上,就可以加工了,加工好工件后,拧松第一定位螺钉1和第二定位螺钉7,用起子从第一开口槽2和第二开口槽6的底部轻轻一撬工件底板4,工件就取下来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工速度快,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设置方形凹槽实现精确定位,加工质量好,操作方便,适用于批量加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小强,未经钟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钉枪弹夹顶孔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车床气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