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镍铜锌合金真空分离炉炉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612.3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五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城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素静;董金国 |
地址: | 054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合金 真空 分离 炉炉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镍铜锌合金真空分离炉炉盖。
背景技术
目前,分离炉的炉盖上为单层,在加热过程中温度较高,易造成炉盖的损坏报废;而现有的一些采用的为双层炉盖, 采用内部有空腔的,但是由于加热炉为保证热量的不散失,上炉口设置的比较小,在加热过程中,气化的金属通过这个炉口后,在未到达炉盖的时候就因为温度降低形成液体或固体,而无法吸附到炉盖上,造成分离回收不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长久使用,降低冷却面的高度的镍铜锌合金真空分离炉炉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第一圆弧形炉盖、第二圆弧形炉盖和环形边三者组合成有空腔的炉盖,所述第一圆弧形炉盖为外层盖,第二圆弧形炉盖为内层盖,所述第二圆弧形炉盖的内侧中心处设置有冷却柱,所述的冷却柱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端与第一圆弧形炉盖中心处的第一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液管周围设置有10-25个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通过两者下端的第一连接通道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柱侧壁的内设置10-30个的第二进液管,在所述第一出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进液管数量相同的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通过两者下端的第二连接通道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的上端与环形出液管贯通连接,所述环形出液管通过第三出液管与第一圆弧形炉盖上的出液口相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的上端与空腔相通,所述第一圆弧形炉盖的下边缘处设置有进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冷却柱的底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中空式的,在使用时需要通入冷却液,对其进行冷却,延长了炉盖的使用寿命,因为在炉盖内侧设置有冷却柱,降低了冷却位置,更加方便了金属的冷凝,提高了回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环形边,2第一圆弧形炉盖,3第二圆弧形炉盖,4第一进液口,5出液口,6进液口,7环形出液管,8空腔,9第二进液管,10第二出液管,11第二连接通道,12第一出液管,13第一连接通道,14第一进液管,15第三出液管,16冷却柱,17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1-3所示, 一种镍铜锌合金真空分离炉炉盖,其包括有第一圆弧形炉盖2、第二圆弧形炉盖3和环形边1,三者组合成有空腔8的炉盖,所述第一圆弧形炉盖2为外层盖,第二圆弧形炉盖3为内层盖,所述第二圆弧形炉盖3的内侧中心处设置有冷却柱16,所述的冷却柱16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14,所述第一进液管14的上端与第一圆弧形炉盖2中心处的第一进液口4连接,因为冷却柱16更接近炉口,温度较高,所以选择通过第一进液管14将冷却液打入到冷却柱16内进行冷却,所述第一进液管14周围设置有10-25个第一出液管12,所述第一出液管12均匀设置在以第一进液管14为圆心的圆上,所述第一进液管14同时与第一出液管12通过两者下端的第一连接通道13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柱16侧壁内设置有10-30个的第二进液管9,所述第二进液管9到冷却柱16侧壁的距离相等,在所述第一出液管12与第二进液管9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进液管9数量相同的第二出液管10,所述第二进液管9和第二出液管10通过两者下端的第二连接通道11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12和第二出液管10的上端与环形出液管7贯通连接,所述环形出液管7通过第三出液管15与第一圆弧形炉盖2上的出液口5相通,所述第二进液管9的上端与空腔8相通,所述第一圆弧形炉盖2的下边缘处设置有进液口6,通过进液口6和第一进液口4向炉盖内部加入冷却液并加压,一方面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液管14、第一连接通道13和第一出液管12汇入环形出液管7,另一方面冷却液通过进液口6进入空腔,而后流入第二进液管9,流经第二连接通道11和第二出液管10汇入环形出液管7中,然后冷却液通过第三出液管15从出液口5流出;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所述的冷却柱16的底面17为圆弧面,可以增加金属冷凝的面积,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城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城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加热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干燥物料的新型扬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