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机的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8295.5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聪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D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吊机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吊机在建筑、市政等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需要将长度较短的水泥或钢铁管道吊取至运输车上,水泥或钢铁管道重量较重。
目前,吊机将管道吊取至运输车上采用的吊装装置均为绳带,不但吊装前放置绳带困难,在吊装完成后拆取绳带也困难,效率非常低,而且绳带容易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方便,且吊装效率高的吊机的吊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机的吊装装置,包括安装于吊机上的连接件、安装于连接件底部的齿轮、安装于连接件上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和一端均穿插于连接件的两移动块,一移动块与齿轮上方啮合连接,另一移动块与齿轮下方啮合连接,在两移动块另一端分别设有支撑块,电机工作时带动齿轮旋转,齿轮驱动两移动块和两支撑块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优化,上述支撑块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吊机的吊装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工作时带动齿轮旋转,齿轮驱动两移动块和两支撑块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方便支撑块插入管道内及伸出于管道,方便管道吊装至运输车上,吊装效率非常高,支撑块的承载力也大,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移动块和两支撑块相背运动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移动块和两支撑块相向运动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入管道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入管道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5所示,一种吊机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安装于吊机上,包括安装于吊机上的连接件1、安装于连接件1底部的齿轮2、安装于连接件1上的电机3和两移动块41、42,电机3与齿轮2连接且驱动齿轮2旋转,两移动块41、42一端均设有齿,且两移动块41、42穿插于连接件1,一移动块41与齿轮2上方啮合连接,另一移动块42与齿轮2下方啮合连接,在两移动块41、4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支撑块51、52。
本实用新型吊装装置工作时,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齿轮2反向旋转,齿轮2驱动两移动块41、42和两支撑块51、52同时相背运动,直至两支撑块51、52之间的宽度大于管道长度,将两支撑块51、52置于管道两端;接着,电机3带动齿轮2正向旋转,齿轮2驱动两移动块41、42和两支撑块51、52同时相向运动,两支撑块51、52插入管道内,吊机再带动连接件1向上升起,放于运输车上;最后,电机3再带动齿轮2反向旋转,齿轮2再驱动两移动块41、42和两支撑块51、52同时相背运动,直至两支撑块51、52伸出管道。从而可以方便将管道放置于运输车上和将运输车上的管道吊至地上。
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增大两支撑块51、52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支撑块51、52呈圆弧状,支撑块51、52在管道内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吊机的吊装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工作时带动齿轮旋转,齿轮驱动两移动块和两支撑块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方便支撑块插入管道内及伸出于管道,方便管道吊装至运输车上,吊装效率非常高,支撑块的承载力也大,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聪,未经张永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8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环内胀式钢卷吊具
- 下一篇:用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电磁吸盘式起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