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7885.6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冬青;周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1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检测 样品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属于近红外检测辅助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光谱技术,优势突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烟草等行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应用现状包括了对烟草常规化学成分、重要致香成分、物理指标、卷烟烟气指标、无机元素等的定量检测,又包括对烟草品种、产地、部位、等级、卷烟制品真伪、卷烟辅助材料等的定性判别。在上述的检测过程中,均需要将制好的粉末样品定量置于石英杯内,并用500克重的压样器压上,检测完成后又需要将该粉末样品倒入袋体中保留;上述检测多为单人操作, 其操作存在以下问题:(1)在操作过程中样品的定量问题较难掌握,若用电子称则又需注意各样品混杂的问题;(2)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样品洒出的问题;(3)在样品回收过程中即存在难回收问题又存在粉末样品易扩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力、高效、避免粉尘扩散的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它包括塑料制的漏斗,在漏斗的底部设有能打开的底盖,在漏斗的锥体部位设有用于固定袋体的环形凹槽,漏斗的体积为120-150ml。
上述的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是,底盖与漏斗的底部通过固定销连接,固定销连接在底盖和漏斗的边沿。
前述的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是,在漏斗上通过软绳连接有用于固定袋体的夹子。
前述的近红外检测用样品装样及回收装置是,在漏斗的上沿设有能与铁夹台配合的凸沿。
漏斗下端口的直径为16-20mm,上端口直径为90mm,在漏斗上标有体积刻度。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根据近红外检测针对样品的检测要求设计出了一款针对其检测专用的装样及样品收集装置,该装置的主体为带下盖的漏斗,在漏斗上标示体积刻度线,漏斗的体积及刻度线的设置能很好的满足样品量的要求,通过铁夹台固定,装样时打开盖体,样品即可定量的落入石英杯内,检测完后,将回收用袋体连接在漏斗上开设的环形凹槽内,将样品倒回漏斗,旋开盖体即可排料使其进入袋体,有效避免粉尘扩散。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使用方便、可大幅加快装样及收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漏斗1由塑料制得,漏斗1的上端直径为90mm、下端口直径为16-20mm,体积为120-150ml,在漏斗1的底部设有能打开的底盖2,底盖2与漏斗1的底部通过旋转固定销连接,固定销连接在底盖2和漏斗1的边沿,在需打开底盖2时,通过旋转底盖2即可;在漏斗1的锥体部位设有用于固定袋体的环形凹槽3,同时在漏斗1上通过软绳连接有用于固定袋体的夹子4,两者配合使用时可以避免用手捏紧袋口;同时为了方便铁夹台固定,在漏斗1的上沿设有能与铁夹台配合的凸沿。
为了方便清扫漏斗1及石英杯5,在本装置的放置台上设有用于吹扫的小型吹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7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腰油醋瓶
- 下一篇:一种矫正箱体变形的支撑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