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连接的倒勾接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7347.7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岩;游玮捷;蔡文杰;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应力 混凝土 快速 连接 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连接的倒勾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机场、码头、市政工程正在被建设,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竖向承压桩被广泛的应用。在工程中,由于原始地貌的标高不同很难有规格刚好符合地貌标高的管桩,所以管桩常常需要配桩使用。目前在工程领域中连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较多采用在端板周边选择几个对称点进行焊接的管桩端板焊接方式,连接一对管桩至少需要25分钟,同时对焊接工人的焊接技术要求极高,不对称的焊接点会使管桩连接造成缺陷,对工程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焊接需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天气,而工程施工常常在室外,很难满足焊接所需的要求,无形之中会对工期造成影响。故传统焊接连接方式工作效率低、耗工耗时、施工成本大。相比传统焊接连接方法,机械连接方法的效果可靠,更能满足抗拔、抗弯、抗剪要求,同时不受恶劣施工环境的影响,克服了焊接连接工艺要求高,施工时间长的缺点,大大节省了配桩时间,提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不受恶劣施工环境的影响,大大节省配桩时间,更能满足抗拔、抗弯、抗剪要求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连接的倒勾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连接的倒勾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勾机构、长勾机构,所述倒勾机构包括用于锁在上管桩法兰盘牙孔中的螺纹锁头,所述螺纹锁头的下部设置有长方体倒勾,所述倒勾末端呈楔形,所述长勾机构包括用于塞入下管桩法兰盘开槽的瓶盖状圆筒,所述圆筒内端面上设置有与倒勾配合对勾进行配桩的长方体长勾,所述长勾末端呈楔形。
进一步的,所述倒勾与长勾的外楔形斜面、内楔形斜面角度分别相同,所述倒勾与长勾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倒勾末端勾状结构为四面楔形或二面楔形,所述长勾沿倒勾二面楔形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或四面楔形前后左右对称设置四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倒勾接头装置环形对称分布连接管桩,不具方向性,相比于传统的焊接连接工艺大大减小了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机械连接管桩的效果可靠,能满足国标中抗弯、抗拔、抗剪等要求;倒勾接头装置连接管桩方便快捷,只需先将倒勾机构锁入上管桩再将上管桩校准位置后插入下管桩,不受施工环境和施工天气的影响,大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倒勾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的长勾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的局部视图;
图5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6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的局部视图;
图中:
1-螺纹锁头;2-倒勾;3-圆筒;4-长勾;5-上管桩法兰盘;6-下管桩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连接的倒勾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勾机构、长勾机构,所述倒勾机构包括用于锁在上管桩法兰盘5牙孔中的螺纹锁头1,所述螺纹锁头1的下部设置有长方体倒勾2,所述倒勾2末端呈楔形,所述长勾机构包括用于塞入下管桩法兰盘6开槽的瓶盖状圆筒3,所述圆筒3内端面上设置有与倒勾2配合对勾进行配桩的长方体长勾4,所述长勾4末端呈楔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勾2与长勾4的外楔形斜面、内楔形斜面角度分别相同,所述倒勾2与长勾4的厚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勾2末端勾状结构为四面楔形或二面楔形,所述长勾4沿倒勾2二面楔形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或四面楔形前后左右对称设置四根。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将设置有螺纹锁头1的倒勾机构锁在上管桩法兰盘5的牙孔中,只露出一个倒勾2,倒勾机构便与上管桩连接完成。该装置下部为长勾机构,在配桩前用特定工具将该机构的瓶盖状圆筒3塞入下管桩法兰盘6预先留好的开槽中,圆筒3与槽过盈配合,长勾机构便与下管桩连接完成。接着进行上下管桩的位置校准,位置校准后将上管桩插入下管桩,在插入的过程中,当长勾4的外楔形斜面碰到倒勾2的外楔形斜面时,长勾4受到倒勾2的挤压会沿着倒勾2的边缘向两侧移动并呈倾斜状态,当上管桩法兰盘5与下管桩法兰盘6接触时,长勾4内楔形斜面正好与倒勾2内楔形斜面配合,不受挤压作用的长勾4变直并卡入倒勾2中相扣,完成装配。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7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挖掘机高低速自动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控自动隐形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