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能水气双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6473.0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苟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亚松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8D7/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36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水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尤其是对热水锅炉的尾气热能实现热水和热气统一回收利用的热能水气双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制造业本身即为能耗大户,因此我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相当多的制造业机器能耗尤其是锅炉的尾气热能能耗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空气,不仅浪费能源并提升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提升了环境温度,给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锅炉的带热尾气进行热回收处理,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环节。
为适应对锅炉带热尾气的热能回收需求,现已有多种热回收装置,但现有技术方案往往只实现热气或热水的单一热回收交换。而锅炉中的一大类型热水锅炉,需要同时提供水源和气源,用现有热回收技术提供单一的加热源时,不仅热回收效率受到影响,且由于输入的水源和气源存在较大温差,对锅炉的管道和其中的水泵气泵等装置,会因局部冷热温差而造成额外的耗损,令锅炉故障率提升;此外,现有的热回收装置多采用复杂的管道结构,容易积聚在热交换管的管壁,产生堵塞而影响热交换效率和提高了清洁机器的工作量,且难以清理;另外尾气中尘埃颗粒,尚需经过除尘处理后才符合排放标准,因此需要额外的除尘设备,从而加重了整体设备的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热水锅炉的带热尾气同时进行水源和气源回收的热能水气双回收装置,不仅热回收效率更高,且令热水锅炉的水源和气源均有较高的初始温度,即提升锅炉内气体燃烧的效率,也令锅炉整体的温度较为均衡,不会因局部温差而导致热胀冷缩现象而出现故障,且整体结构易于清理,并有较佳的除尘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能水气双回收装置,以热交换箱为基础构造,该热交换箱包括一个封闭的热交换箱体,以及贯通热交换箱体上下两面的多根热交换管组合,热交换箱体与热交换管的管壁之间形成热交换区,内充热媒,并与热交换管壁形成的尾气通道隔离;热交换箱体侧面另有两个通孔以实现热媒的外部交换,在热交换箱的顶部有集气室与热交换管的管内空间相通,并有通气孔与尾气源或自然环境相通;热交换箱的底部有沉灰箱与热交换管的管内空间相通,沉灰箱侧壁有清洁口;装置工作时清洁口关闭;
本装置包括两组前述热交换箱,其中一个是以水为热媒的水源热交换箱;另一个是以空气为热媒的风源热交换箱;两个热交换箱的底部沉灰箱是相连相通的一体构造,此时两组热交换箱的热交换管通过沉灰箱空间相通,两个热交换箱的顶部集气室则通过热交换管及沉灰箱空间相通;其中一个集气室的通气孔为尾气入口,而另一个集气室的通气孔为尾气排放口。
本装置由于采用了双箱体结构,并令尾气依次通过两个热交换箱,因此装置可以同时实现热水和热气的热回收,使热水锅炉的水源和气源在一开始既有较高的工作温度,节约能源,避免局部冷热不均,从而达到设计的基本目的。
此外由于热交换管是垂直结构的,尾气所包含的尘埃颗粒,不会集聚在热交换管的管壁,降低了清理工作量,且尾气从尾气入口经过首个热交换箱的热交换管进入底部的沉灰箱空间时,由于沉灰箱空间较大,令尾气流速变慢,因此尘埃颗粒会集聚在沉灰箱底部,起到初步除尘的作用,而第二个热交换箱的热交换管也是垂直的,初步除尘的尾气在上升运功的同时,剩余的尘埃颗粒会由于自身重量而减速,最终沉入沉灰箱底部,因此本装置尚有较佳的除尘效果,避免了对尾气进行后续除尘工作,降低了整体装置的成本和维护费用。沉灰箱的积聚尘埃颗粒可以经由清洁口进行清理。
所述水源热交换箱包括一组位于箱体上方的水位控制器,该水位控制器通过水源热交换箱的入水口控制水源热交换箱内的水量,来达到按需对热水锅炉供应热水的目的。
所述风源热交换箱的热交换箱体内至少有一块垂直的隔风板,隔风板左右两边及顶边或底边之一与热交换箱的体壁相接,余下不相接的一边与体壁留有间隙。
当有多块隔风板时,隔风板为高低交错的安装位置,中间形成方波状通风通道。
所述风源热交换箱的通气孔,分别位于第一块隔风板的前端和最后一块隔风板的后端,并远离所述隔风板的间隙。
以上技术设计可以在风源热交换箱内形成较长的风道。令进入的常温空气有较长的流通距离和热交换时间,以达到较好的热交换效率。
本装置以水源热交换箱的集气室通气孔作为尾气入口,以风源热交换箱的集气室通气孔作为尾气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亚松;,未经苟亚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6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成形的水箱胆
- 下一篇:一种微型节电便携式热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