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竿研磨机用定位进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4006.4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尔玛渔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34 | 分类号: | B24B37/3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竿 研磨机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竿研磨机用定位进管机构。
背景技术: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杆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按照材质分为竹木、玻璃钢和碳纤维竿三大类,其中碳纤维竿是采用高科技碳纤维布制造而成的。
碳纤维布简称碳布,在鱼竿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先将碳布烫贴后压卷在模具上,经缠带、固化、脱模后形成碳布管。碳布管表面粗糙不平,不仅摸起来不甚舒服,而且看起来也不美观。因此为了增加商品力,通常会将其表面做研磨处理,以方便加工及增加以后的涂装效果。大多数工厂采用的是人工操作,因此存在打磨均匀度差、耗费时间和降低生产效率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自动化程度高的鱼竿研磨机用定位进管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鱼竿研磨机用定位进管机构,包括研磨机本体,在所述研磨机本体的上游设有定位进管机构,所述定位进管机构由电机、机架与成对均匀设在机架上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组成,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一根转轴连接,转轴末端通过链条与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轮在机架上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安装。
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夹角为10-20度。
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垂直间距为鱼竿管径的1/3-1/2。
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均为橡胶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打开电机开关,电机通过链条带动转轴旋转,进而驱使主动轮旋转,然后将鱼竿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主动轮将带动鱼竿旋转,同样在摩擦力作用下鱼竿带动从动轮旋转,又由于从动轮相对主动轮呈倾斜安装,因此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共同作用下鱼竿会匀速向前移动,最后到达研磨机进行表面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实现鱼竿的自动化定位进管,避免了因人工进管而存在的研磨均匀度不一致的问题,并且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轮的安装结构侧视图;
其中:10-研磨机本体;20-定位进管机构;201-电机;202-机架;203-主动轮;204-从动轮;205-转轴;206-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鱼竿研磨机用定位进管机构,包括研磨机本体10,在研磨机本体的上游设有定位进管机构20,定位进管机构由电机201、机架202与成对均匀设在机架上的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4组成,主动轮之间通过一根转轴205连接,转轴末端通过链条206与电机连接,从动轮在机架上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安装。
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夹角为10-20度。
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垂直间距为鱼竿管径的1/3-1/2。
主动轮与从动轮均为橡胶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尔玛渔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尔玛渔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4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浮动功能的打磨辅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安全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