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化机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3877.4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柯建华;陈羽;吴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亿通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7/74;B29B7/80;B29B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化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橡胶生产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化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废旧橡胶循环利用的方式越来越多,使用最广的利用途径是制再生胶。再生胶脱硫工艺目前主要有高温高压动态法、常压塑化法、微波法、压炼法等,最为普遍的方法是高温高压动态法,此法生产的再生胶是目前最稳定的脱硫工艺,但在环保问题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由此常压塑化法是行业较为推崇的环保脱硫工艺,该工艺脱硫过程无废气、废水产生,无二次污染,慢慢的为再生胶企业所运用,但常压塑化法仍存在生产的再生胶门尼不稳定,反弹快,炼胶困难,再生胶强度、伸长指标不稳定等问题。由此许多再生胶厂采用脱硫罐搅拌预混,或采用快速搅拌机进行胶粉与软化剂混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门尼不稳定问题,由于混合后产生热量,胶料温度较高,达到120以上,进料时胶料在料仓中容易氧化、结块,导致指标问题及门尼反弹问题仍然未解决,有时高有时低,致使炼胶困难,影响客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防止胶料结块、提高塑化机进料稳定性的塑化机进料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化机进料装置,包括塑化机,塑化机上方设有进料仓,一侧设有预混料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螺旋、竖直设置的送料机构、以及搅笼,
输送螺旋的一端与所述预混料进料斗下侧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送料机构的下端连接,送料机构的上端设有与进料仓连通的出料口,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处、进料仓上部设置有搅笼,
所述输送螺旋的外侧设有第一夹套冷却层,送料机构的外侧设有第二夹套冷却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套冷却层上侧设有冷却水出水口,下侧设有冷却水进水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套冷却层上端设有冷却水出水口,下端设有冷却水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将预混好的胶料通过在输送螺旋冷却后,又在送料机构上冷却,且送料机构竖直设置,与输送螺旋垂直,可以将胶料翻转后再冷却,冷却效果更好。
同时,在出料口处进入进料仓前还增设有搅笼,以确保进入进料仓的胶料不结块,使塑化机中进料稳定,从而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塑化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搅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塑化机进料装置,包括塑化机11,塑化机11上方设有进料仓10,一侧设有预混料进料斗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螺旋4、竖直设置的送料机构13、以及搅笼9。
输送螺旋4的一端与预混料进料斗1下侧连通,另一端与送料机构13的下端连接,送料机构13的上端设有与进料仓10连通的出料口,搅笼9设置在出料口处、进料仓10上部,胶料在进入进料仓10之间,要先经过搅笼9。
输送螺旋4的外侧设有第一夹套冷却层5,送料机构13的外侧设有第二夹套冷却层6。第一夹套冷却层5上侧设有冷却水出水口2,下侧设有冷却水进水口3。第二夹套冷却层6上端设有冷却水出水口8,下端设有冷却水进水口7。
预混后的胶料从预混胶料进料斗1流入输送螺旋4中,在输送螺旋4的输送过程中,被通入冷却水的第一夹套冷却层5冷却降温,再送至送料机构13下端,在送料机构13向上输送过程中,被通入冷却水的第二夹套冷却层6再次冷却降温,并且胶料在从输送螺旋4水平运输变为在送料机构13内竖直运输的过程中,经过了翻转,使堆在里面的胶料翻出,提高了整体的冷却效果;在从送料机构13的出料口送至进料仓10的过程中,胶料会经过搅笼9,使其分散更均匀,不易结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亿通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亿通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3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臂四工位自动滚塑机
- 下一篇:一种串联式橡胶连续混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