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心方桩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63394.4 | 申请日: | 2014-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永泰邦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心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实心方桩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前采用的依靠人工挖孔或机械挖孔来进行浇注现已改为用预应力空心方桩、圆桩和实心方桩,使之大大提高了房屋建设速度和安全系数。现目前国内制造实心方桩的模具均采用原始的方式生产:选一块非常平整的地,挑选2块和规格相符的模具板放在地上,然后把笼筋放入模具内开始浇注混凝土,浇注完成2个小时后,再用起重机的吊钩将模具垂直吊起来,使之与实心方桩分离;模具脱出后,实心方桩依然留在原地,待过了保质期后再用吊车吊走。这种模具结构简单粗糙,一套模具只能做单一规格的实心方桩 ;另外因其模具无底板、受场地限制,造成生产流程不顺畅、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产量的提高。因此对生产实心方桩模具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实心方桩模具,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模具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实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一边与模具一侧挡板固定,另一边钻有圆孔,所述模具上部每隔1.5米安装有一块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定位销,模具上部与定位销对应部位均设有螺栓。
所述圆孔为五排。
所述模具材质为锰板。
所述模具底板一边与模具一侧挡板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圆孔直径为22mm。
所述螺栓采用10.9级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稳定性和模具的耐用性,而且一条模具可以生产出5种不同规格、单条长度15m的实心方桩,作业灵活性强,有效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底板,解决了只有在平地板上才能生产的这一陈旧模式,不受场地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模具1底部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一边与模具一侧挡板2固定,另一边钻有五排圆孔6,所述模具1上部每隔1.5米安装有一块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上设有定位销,模具上部与定位销对应部位均设有螺栓。
实施例:
根据所需规格的实心方桩,选取模具1直接放于建筑工地上,将没有固定的侧板4插入底板5另一边的圆孔内来调节模具边长距离,左右移动改变模具大小至适合所需规格。以500mm实心方桩来设计模具,可灵活调节间距生产出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不同规格的实心方桩。调整好后,将模具上部的活动板3用定位销依次固定在模具上部的螺栓上,模具的上部每隔1.5米的间距就安装了一块活动板用以固定模具的直线度,以保证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将模具涨宽变形(采用了螺栓+定位销的形式固定)。然后往模具内浇注混泥土,待混泥土干涸后,用起重机将模具垂直吊起,使之与实心桩分离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永泰邦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宿迁永泰邦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3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泵
- 下一篇:用于速生林重组竹木成型设备的预压油缸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