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2653.1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光;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储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氧化物 复合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和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二次铝电池用的复合正极极片。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可移动终端设备、电动汽车对高能量、易携带的储能设备的要求,开发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储能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属铝是地壳中储量最多的金属,其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980mAh/g,仅次于锂(3682mAh/g),是理想的负极材料;硫具有1675mAh/g的理论能量密度,是已知能量密度最高的正极材料,二者构成的铝硫电池体系可符合上述需求。但是,单质硫具有不导电的自然属性,放电时产生的小分子硫化物溶解于电解液中并在负极沉积,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人们通常把导电聚合物和硫复合,提高正极的导电性;外层包覆金属氧化物可起到“限域”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金属氧化物/聚吡咯-聚乳酸/硫复合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及集流体的复合正极片,所述正极片的能量密度高、制备简单且价廉环保。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案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聚吡咯-聚乳酸/硫复合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组成的混合浆料涂敷层及集流体,其中涂覆层的厚度为0.01-0.05mm。
方案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聚吡咯-聚乳酸材料为具有网状孔结构的导电材料。
方案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硫附着于聚吡咯-聚乳酸的网状结构的孔结构内壁或材料的外壁上。
方案所述的导电剂包括石墨基材料、碳基材料和导电聚合物。
方案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Al2O3、TiO2、MnO2、SnO2、ZrO、CeO2、ZnO、SnO2及V2O5中的一种。
方案所述的粘合剂为水性粘合剂LA132(成都茵地乐)、聚乙烯醇 (PVA)、聚四氟乙烯(PTFE)、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偏氟乙烯(PVDF)、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氟化橡胶和聚氨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乙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聚己内酰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混合物或共聚物。
方案所述的集流体包括不锈钢、铜、镍、钛、铝。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以金属氧化物/聚吡咯-聚乳酸/硫为活性材料的复合正极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该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通过导电性能和网状多孔结构的聚吡咯-聚乳酸材料和硫复合后外加金属氧化物包覆得到。聚吡咯具有导电性,可以提高正极极片的导电性能和单质硫的转化率,聚吡咯和聚乳酸复合形成的网状多孔结构能够减少多硫化物的溶解;金属氧化物的包覆进一步起到限域作用,提高正极的循环性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层状结构切面示意图。
其中,1—活性浆料涂覆层,2—集流体。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复合正极片中的活性浆料层1涂覆在集流体2上碾压成一定大小及形状形成循环性能优良的正极极片。
实施例1:
(1)聚吡咯-聚乳酸的制备:取一定量的聚乳酸加三氯甲烷溶解配成一定浓度的三氯甲烷溶液,另取不同量的吡咯在N2保护下加入三氯甲烷聚乳酸溶液,其中聚乳酸和吡咯的物质的量为1:20,加入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和FeCl3水溶液,搅拌乳化聚合4h,干燥得聚吡咯-聚乳酸复合材料。
(2)复合硫:将单质硫和聚吡咯-聚乳酸质量比1:8放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接着持续通入氮气30min排出反应器中的空气;在流动氩气气氛下把硅镁化合物和单质硫混合物加热到250℃左右,保温12h,使硫充分熔化并扩散到聚吡咯-聚乳酸的孔隙中,自然冷却,得到聚吡咯-聚乳酸/硫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储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储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2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卷芯侧边胶带粘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