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60808.8 | 申请日: | 2014-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拙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1/12 | 分类号: | B60G11/12;B60G7/04;F16F1/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在各实际操纵工况下的悬架定位参数会发生变化,这将不利于差量操纵以及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度也会有影响,为解决悬架系统的这些问题,在悬架系统中一般会采用衬套结构,其可避免因为刚性连接所造成的悬架部件相互的运动干涉,也可衰减和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和振动,实现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平衡。
现有的悬架衬套,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413009 U的专利,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芯管和位于壳体和芯管之间的减震层,壳体和减震层之间、芯管和减震层之间均通过榫槽和榫头的适配连接固定,其虽然提高了自身的性能,但是,采用该结构的悬架衬套,将其安装在衬套安装座上时,减震层容易脱出,即壳体的防压脱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其结构简单,减震层不易脱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壳体和减震层,所述的减震层的外壁上设置有榫槽,所述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榫槽相匹配的榫头,所述的壳体内壁的一端上设置有防脱凸起,所述的榫头上设置有使减震层仅能向防脱凸起方向移动的单向齿,所述的榫槽内设置有与单向齿相匹配的齿槽。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利用防脱凸起和单向齿的配合作用,对减震层进行固定,避免减震层脱出。
本实用新型仅在壳体内壁的一端设置防脱凸起,便于减震层的安装;若在壳体内壁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凸起,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榫头的限制不便于减震层的安装,故仅在壳体内壁的一端设置防脱凸起。但是仅在一端设置防脱凸起,不能对减震层起到固定作用,减震层也易从另一端脱出。利用单向齿对减震层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避免其减震层从另一端脱出。由于榫头上设置的单向齿,使得减震层仅能从壳体一端向防脱凸起一端移动,故采用该结构既便于对减震层的安装,也很好的起到了对减震层的固定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脱凸起为凸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脱凸起为卡块。
进一步的,为了对减震层的固定作用更强,结构更稳定,所述的卡块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块有两个,且卡块位于壳体直径的两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防脱凸起和单向齿的配合作用,对减震层进行固定,避免减震层脱出。
2、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向齿对减震层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既便于对减震层的安装,也很好的起到了对减震层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凸起为凸圈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凸起为卡块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榫头;21、单向齿;3、防脱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壳体1和减震层,所述的减震层的外壁上设置有榫槽,所述的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榫槽相匹配的榫头2,所述的壳体1内壁的一端上设置有防脱凸起3,所述的榫头2上设置有使减震层仅能向防脱凸起3方向移动的单向齿21,所述的榫槽内设置有与单向齿21相匹配的齿槽。
本实施例仅在壳体内壁的一端设置防脱凸起,便于减震层的安装;若在壳体内壁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凸起,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榫头的限制不便于减震层的安装,故仅在壳体内壁的一端设置防脱凸起。但是仅在一端设置防脱凸起,不能对减震层起到固定作用,减震层也易从另一端脱出。利用单向齿对减震层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避免其减震层从另一端脱出。由于榫头上设置的单向齿,使得减震层仅能从壳体一端向防脱凸起一端移动,故采用该结构既便于对减震层的安装,也很好的起到了对减震层的固定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防脱凸起做了细化,即详细公开了其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防脱凸起3为凸圈。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防脱凸起做了细化,即详细公开了其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防脱凸起3为卡块。
所述的卡块至少有两个。
采用卡块的方式相比对实施例2中采用凸圈的方式,其可节约材料,节约成本。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0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分叉控制臂





